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2019高考有这些趋势:减少死记硬背 鼓励解决问题

0
分享至

2019高考,这些趋势要知道

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不到50天,“最后一圈”的冲刺铃声即将拉响。2019年高考怎么考?持续推进的高考改革今年又有哪些新动向?备战高考的关键节点,考生该格外注意什么?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透露的权威信息,成为大家解读2019年新高考改革、命题趋势、招生政策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究竟如何考,今年高考命题的原则及导向,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实施进入第八个年头,体现教育公平的优惠政策如何惠及更多优秀贫寒学子,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综合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政策信息,邀请专家予以权威解读。

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将陆续启动,具体措施将完善

日前,有消息称辽宁省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新模式下,语文、数学、英语3门仍作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作为选考科目,考生可任意选择其中1门;2即指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随后辽宁省教育厅于4月19日回应此事时表示,该信息存在失实和极易引起学生误解的内容,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该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已经完成了调研、方案起草、广泛征求意见、会议审议等各个环节,拟于近日正式印发。

这次关于高考改革的消息,又一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议论。

截至目前,第二批进入试点改革的京、津、鲁、琼四省份已公布了各自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第三批进入改革的八个省份,正在加强改革协同,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订方案,在科目选择、高考和学考协同、分数转换等方面进行探索。

教育部要求各地及时研究解决高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借鉴试点经验,完善具体举措,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考生关注

新高考改革试点以来,收到哪些效果,遇到哪些新问题?接下来推行新高考的省份,改革政策会有哪些共同点?

●专家解答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

通过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实行外语一年两考,取消文理分科等措施,新高考减轻学生一考定录取的压力,提高了考生基础素养、综合能力。有调研表明,浙江、上海学生的文理交叉率分别达到了78%和80%。第一批试点改革省市为高考改革探索了路径,达到了改革预期。特别是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探索,打破了一考定录取的旧有模式,扩大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权、选择权,对中学和高校的教学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但是,选科走班带来的师资、教学设施方面的不足;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如何安排,以更好地与高中教学相契合;选科科目的合格考应与等级考分卷考试,以保证应有的区分度;省级招生部门和高校如何引导选考、如何提出选科要求以保证物理等应选科目的选考率等问题,也在改革探索中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改革准备不足造成的,也反映出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还需继续调整完善。随着加大投入、调整管理模式和方法等措施,很多问题正在得以解决。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极强、影响面极广的事业,更加公平和更加科学的高考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借鉴以往试点经验、完善具体举措是改革试点省份的共同做法。

命题趋势 减少死记硬背知识性考查,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医的医治方式;“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回收……这些2018年的高考试题,曾让很多人对今天的高考乃至考试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教育部提出,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事实上,“指挥棒”的调整已在此前各科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2018年,高考三套全国卷着重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分别选取一则启事初稿或书信片段,要求考生找出“不合书面语体”“词语使用不当”的地方并修改,试题提供的语言表达交流材料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此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曾撰文阐释高考命题新趋势——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

●考生关注

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有何具体指向?如何有针对性地做最后的备考?

●一线教师解答

北京特级教师陈维贤:

大家对新高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选考科目组合等方面,却较少关注高考内容以及考查方式。高考改革不仅是考试科目、选考方式、录取体制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的改革。只有转变考试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以高考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提高。2015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知识性内容越来越少了,成语、名句、文化常识等都越来越重视在情境中判断考查。这是高考命题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发展必然。

对考生而言,复习备考更应该重视学科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从答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考生应该摒弃答题模板和模式化、套路化答题方式,学会围绕考点、梳理考点,训练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拓展思路,提高科学素养。如果没有转变观念,依然采用海量背诵的方式,是很难提高成绩的。

公平招生 继续实施专项计划,帮助优秀农村娃脱颖而出

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95所高校大部分已经公布了2019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并接受报名。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全部为理科计划,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农业工程类等30余个专业类别。陕西师范大学则招收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十余个专业。两校高校专项计划均不低于该校本科招生规模2%。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同时严格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资格审核,完善招生办法。

据了解,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以及地方专项计划三个专项,构成了当前我国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

自2012年启动以来,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安排招生计划10000名增长至2017年的63000名。截至2017年,通过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的实施,重点高校共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较2016年增加8500人,增长9.3%。

●考生关注

今年,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是否有变化?农村考生该如何报考?

●招办主任解答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为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今年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计划招生400人左右。其中,高校专项计划招收符合要求的品学兼优农村学生,安排的专业类型多样,涵盖了国家公费师范生、新工科、综合型等专业,均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

今年,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考生的招生整体上没有变化,但是各个高校对具体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进行了微调,大家可以翻看各校招生计划,登录全国统一的阳光高考平台查询简章详情。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向意向学校递交申报材料,通过学校资料审核后,确定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具有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报考指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在对应批次填写意向高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男子竟然在地铁上对一女乘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一男子竟然在地铁上对一女乘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小李子体育
2023-09-21 13:20:09
食物相克大全表

食物相克大全表

记录生活的包子
2023-08-20 07:54:16
果然,放空炮了

果然,放空炮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9-21 22:48:27
菲律宾向全球宣布,不许中国介入,中国:东风导弹已经部署!

菲律宾向全球宣布,不许中国介入,中国:东风导弹已经部署!

生机康香的奔跑
2023-09-21 17:34:27
朝鲜宣布将会于9月17日至27日在黄海某海域进行为期十天的演习

朝鲜宣布将会于9月17日至27日在黄海某海域进行为期十天的演习

体哥说剧
2023-09-18 08:10:19
重大突破!大陆发文允许岛民提前归还!

重大突破!大陆发文允许岛民提前归还!

书山有路勤为径
2023-09-21 17:27:08
霍启刚获颁院士荣衔,朱玲玲霍震霆离婚19年罕见同框,郭晶晶缺席

霍启刚获颁院士荣衔,朱玲玲霍震霆离婚19年罕见同框,郭晶晶缺席

开开森森
2023-09-21 21:34:04
教练指导女学员练瑜伽,体位紧贴疑似起反应,丈夫怀疑自己遭背叛

教练指导女学员练瑜伽,体位紧贴疑似起反应,丈夫怀疑自己遭背叛

培大看众生
2023-09-05 18:22:42
寿命长的人,往往有3处“发红”,哪怕只占一个,身体也还算健康

寿命长的人,往往有3处“发红”,哪怕只占一个,身体也还算健康

养生时间
2023-09-21 07:15:44
俄拿出一万亿,七百万平公里做嫁妆,与中国结亲?美日韩眼都绿了

俄拿出一万亿,七百万平公里做嫁妆,与中国结亲?美日韩眼都绿了

战争史
2023-09-21 12:18:34
突发!一对夫妻互砍,男方死亡,女方抢救无效死亡,更多内情曝光

突发!一对夫妻互砍,男方死亡,女方抢救无效死亡,更多内情曝光

万花筒的幻术
2023-09-22 05:59:49
浙江一派出所长实名举报,扳倒工委书记后,自己也妻离子散

浙江一派出所长实名举报,扳倒工委书记后,自己也妻离子散

一场奇遇日记
2023-09-20 21:34: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塞尔维亚

新京报政事儿
2023-09-22 08:39:10
43岁胡杏儿颜值断崖崩溃,脸色蜡黄满是斑,与老公越发有夫妻相!

43岁胡杏儿颜值断崖崩溃,脸色蜡黄满是斑,与老公越发有夫妻相!

Lu路先森
2023-09-21 13:53:12
库克:中国工信部不能强迫苹果接受,iphone继续采用“加密接口”

库克:中国工信部不能强迫苹果接受,iphone继续采用“加密接口”

老李数码
2023-09-22 00:50:11
女排奥预赛爆出大冷门,A组头号种子爆冷输球,中国女排决战荷兰

女排奥预赛爆出大冷门,A组头号种子爆冷输球,中国女排决战荷兰

心灵纪实汇
2023-09-22 00:26:57
和女友看电影时,我偷偷摸了她的胸,她却突然哭了起来,什么情况

和女友看电影时,我偷偷摸了她的胸,她却突然哭了起来,什么情况

小蜜情感说
2023-09-21 21:07:29
203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推荐名单,共6座城市,成都、上海未进入

203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推荐名单,共6座城市,成都、上海未进入

运动盛典
2023-09-21 14:24:14
36岁张雨绮现身浦东机场,生图肤白貌美上围傲人,网友:外修内熟

36岁张雨绮现身浦东机场,生图肤白貌美上围傲人,网友:外修内熟

琪琪侃娱
2023-09-22 08:28:22
女学生1秒恋上黑人留学生,不得不佩服黑人真强,生理优势很明显

女学生1秒恋上黑人留学生,不得不佩服黑人真强,生理优势很明显

爱心宝贝
2023-09-18 21:20:39
2023-09-22 12:08:49

头条要闻

因麦卡锡反对 泽连斯基未能在美国国会发表讲话

头条要闻

因麦卡锡反对 泽连斯基未能在美国国会发表讲话

财经要闻

花西子天价质疑的背后:国货美妆的尴尬高端化

体育要闻

恨了詹姆斯20年,如今他终于放下了…

娱乐要闻

张智霖回应涉币圈骗局 赴警局协助调查

科技要闻

6499元的车钥匙,值吗?

汽车要闻

大空间、够稳定 15万级买逍客够省心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游戏
教育
亲子

家居要闻

复合多元的场景布局,独享惬意生活

防猝死,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博德之门3》3号补丁添加重新捏脸功能 终于有了!

教育要闻

西安交大回应“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消息属实,通过商议决定

亲子要闻

4个多月的宝宝早上起来不哭不闹,爷爷奶奶抢着抱,真是隔辈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