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旅顺中路大西山水库、王家店水库畔游人如织,车水马龙,这里已不仅仅是城市水源地,更成了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红旗街道岔鞍村的刘飞,这个假期没有休息,他和另外18名河道巡视志愿者每天分四个班次,沿湖察看入河排放口以及水环境等情况,巡查“天天见”成为这里生态秀美、水城共融的一种保障。
“你瞧,在岸北、紧挨着桥东侧有一处王家店水库的入河排放口”刘飞指着不远处说,记者近日随着他来到岔鞍村五岔营东桥附近巡查。巡查时,刘飞和巡视志愿者要顺岸仔细察看,入河排放口周围有无异常,水面是否清洁……凡是和水环境相关的都是他们要操心的。“平时顺着河岸瞧,觉着可能有问题,就爬下河岸到排放口附近仔细检查。”刘飞表示。
当天上午,五岔营东桥东侧的王家店水库入河排放口,处于干燥状态。原来,这里是一处雨洪排水口,逢汛期或者规模降雨时,雨水经由泄洪道、雨水管,从这里进入水库。在这处入河排放口附近,刘飞发现有草垫等人为丢弃杂物,他马上联系相关人员着手清除。
随后,刘飞来到五岔营东桥西侧,走下河岸,蹲在入河排放口跟前,悉心观察着趟出的水流儿的状态,“这是清水,是附近‘山水’汇聚流淌下来的。”他说道。
据了解,红旗街道岔鞍村面积28平方公里,辖区有25处入河排放口,都是雨洪排水口,“这些入河排放口情况,早先已经完全掌握,这回按照省市对于所有入河(湖、库)排放口进行排查溯源的要求,我们再次摸底排查,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实施常态化、网格化管理,呵护辖区水环境。”安达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曦表示。
河道巡视志愿者刘飞走下河岸, 察看入河排放口状况。
在耗时2个小时巡查过后,刘飞所见的25处入河排放口并没有堵塞、破损,基本没有环境卫生问题。前些年时常出现的居民在河道坝头上洗衣服现象,如今基本绝迹了。“前几年,一场大雨过后,上游的一些生活垃圾等曾被冲入水库。现在,河道周边的居民生活垃圾已基本做到集中收集、定时清理,尽量做到日产日清,居民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张曦说。
踏青赏花、美不胜收,旅顺中路沿线密集的人流车流,是大西山水库、王家店水库良好水环境的有力佐证。目前,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已将区域内水库、塘坝、主河流、河道、直流,全部纳入河(库)长管理体系。街道书记、主任为总河长,分管水利和环保副主任为副总河长,5个行政村一把手为河长,支(分)流河道管理员24人。此外,该街道投资近1400余万元,建设了包括水资源保护在内的公共资源管护监测中心,该平台与河道管理机制并轨运行,对河道、水源地进行24小时监控。3架无人机专项巡航破坏水源等行为,联动四级管理机制,公安、交管、执法部门,协力处置。
然而,这里各级河长并未因此而满足,上个月,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再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开展河(库)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垃圾、修复河道河堤、绿化补植等正在进行中……水清岸绿,旅顺中路一线秀美的水生态环境正翩然绽放,沿线颇具生态美学价值、观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景观带愈发成熟,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日渐形成,让更多市民能够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新闻链接
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辖区内共有水库2处(库容合计2300万立方米),主河流2条,大小塘坝53座,分支河流10条(总长度14.1公里),河道总长42.1公里。该街道按照网格责任分区,以“六化”措施(责任落实系统化、“一河一策”精准化、巡查全域化、管理智慧化、动员力量广泛化、宣传深入化),明确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宣传教育工作流程和监管体系,采取“八个步骤”(分段规划、同期施工、清泥排污、坡岸加固、河床硬化、部分塘坝削低、叠坝、绿化补植),达到净化水质、保证蓄水量和流动性的效果,确保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