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农民来说,春天里的头等大事莫过于春耕春播了,自然也是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大连地区降水偏少,总体偏旱。截至目前我市仍未出现过程降雨量超过10毫米的透雨。为确保春耕春播的顺利进行,全市各级气象部门提前筹划、精心准备,及时部署落实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春耕春播各项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
4月11日,市气象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春耕春播和全年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会议要求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在春耕春播期间深入田间地头,查农情、知农需,做好雨情、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服务,做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提高春耕春播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要求大樱桃、油桃、苹果三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围绕需求,做好春季果业生产气象服务。
加强天气监测分析,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从3月中旬开始,气象部门滚动开展春耕春播期间的气象条件的预测分析,组织开展土壤墒情加密观测,做好每一次降雨过程的监测、预报和评估服务,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先后报送了《前期气候概况及春季气候趋势预测》《4月中旬我市有两次降雨天气 需适时抓好春耕备耕》《5月13日我市将有小到中雨 建议抢墒做好春播》等6期重要气象报告,为了市县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安排部署春耕春播工作提供决策支撑,谭成旭市长、骆东升副市长分别做出批示。
强化部门合作,多渠道推进气象服务进村入户
3月份以来,市气象部门每周与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会商,根据需求及时为农业部门提供《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市县两级气象服务人员先后赴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果业专业合作社、油桃生产大棚、大樱桃种植园等地进行调研,听取各单位和农户对于春耕春播期间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和建议。在摸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确保气象信息入村入户。全市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气象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网站、农村应急广播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提醒广大农民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展春耕春播生产工作。与农业农村局合作,向全市765家新益农信息社电商平台推送气象信息,直接显示在信息社大屏幕上,方便农民收看。
各区市县气象局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面对面气象服务。瓦房店市气象局赴得利寺镇、骆山乡开展大樱桃服务,赴李官镇开展葡萄服务;普兰店区气象局赴星台街道、大谭街道开展大田土壤墒情监测及棚桃物候期预测服务;庄河市气象局赴鞍子山乡、兰店乡、太平岭乡等开展农田土壤水分监测、歇马杏花期预测、春季水产养殖等气象服务;金普新区气象局赴二十里堡街道、杏树街道、七顶山街道、大魏家街道等地农户开展土壤墒情和大樱桃气象服务;旅顺口区气象局赴水师营街道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专项服务。
截至目前,市气象服务中心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9期、《土壤温湿度报告》14期,其他农用天气预报6期。3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分别发布《樱桃气象服务专报》9期、《油桃气象服务专报》4期、《苹果气象服务专报》2期。各区市县气象局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合计149期。共向全市“直通式”重点服务对象10016人提供了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与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发布《地下害虫发生趋势预报》1期,为农民选择玉米种衣剂提供指导。
抓住有利时机,全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春耕春播期间,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0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90枚,燃烧地面燃焰炉焰条323根,据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评估,累计增加雨水资源0.87亿立方米,对改善土壤墒情起到了积极作用。5月16日凌晨,还实施了人工防雹作业,发射防雹炮弹101发。
当前,春耕春播已接近尾声,气象部门将密切跟踪全市农业生产的需求和天气形势的变化,继续做好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