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马上开始了,中考也即将来临,对于考生来说,最后的应试冲刺是一段辛苦的时光。白天在学校完成学习后,晚上自习复习的时间也很长,熬夜成为了普遍现象。在如此疲劳的状态下,一些高三、初三的学生们身体出现了一些反应。记者从市中心医院眩晕门诊了解到,最近一个月内,本来属于老年病的一种——耳石症,却频繁发生在一些备考学生的身上,值得考生和家长们关注。
眩晕门诊频繁接待考生患者
大连市中心医院眩晕门诊平时接诊比较多的是耳石症患者和前庭神经炎患者,这本来是在老年群体高发的两种病,但最近该科室来了不少学生。
17岁女生小于是高三学生,也是今年高考的应届考生。她向医生介绍,自己每天晚上要学习到零点至1点左右。5月31日,她到该门诊就诊,表示自己这段时间头晕并且走路不稳,就诊前4天已经持续加重。经过医生检查后诊断,小于的左侧前庭功能下降,分析为前庭神经炎不完全恢复所致。医生对小于提出了改善作息、心理疏导等建议,并叮嘱其打打球,加强运动促进前庭功能康复治疗。
14岁女生小文是初三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她也是每天要学习到零点左右。5月28日她就诊时表示,自己已经反复眩晕发作了2天,尤其是起床和睡前严重,持续数分钟后会有缓解。医生检查诊断后发现,小文的问题是耳石症,医生给她进行了2次复位治疗,症状已经消失了。
17岁男生小刚是高三学生,也马上参加高考,每天学习到零点以后休息。4月23日,他就诊时表示眩晕伴恶心行走左偏5-6天。医生检查以后认定他患左侧前庭神经炎,给他开了口服药物,嘱咐他改善作息,并进行了康复指导。
为何学生们会频频眩晕?
中心医院眩晕门诊主任张秀丽介绍,耳石症是临床常见多发耳内科疾病,中老年人高发,原因多和老化,代谢缓慢相关,少数和炎症外伤相关;前庭神经炎是内耳前庭神经炎症,多和病毒感染等相关,半数以上病人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张秀丽表示,耳石症是随着年龄增长,耳石发生松动而导致的,类似于牙齿松动,几乎不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这些备考的学生们频繁发生类似的病情,和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有很大关系。
因此,张秀丽提醒高三、初三的学生和家长,在复习冲刺的过程中,还是要保证睡眠,劳逸结合,增加体育运动。一旦出现类似的眩晕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病情加重,导致最终影响正常学习和考试。
■相关链接
耳朵还是平衡器官
多数人都知道耳朵是听觉器官,损伤后会引起耳聋。其实,耳朵还是平衡器官。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是因为在双侧的耳内有调节身体平衡的结构,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球囊、椭圆囊。因为在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称为耳石,球囊、椭圆囊称为耳石器,这就是每个人耳朵里都有石头的由来。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与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可自愈;所谓阵发性、位置性,是指头晕的发作时间短暂,并且与头颈转动有关。大部分患者发病表现为休息或起床时,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引起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必须保持强迫睡姿;有的患者起床或后仰倒床时发作,行走时正常。头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
耳石脱落在不同的位置,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复位。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选用正确的手法治疗,使治疗变得简单、有效。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错误的方法和粗暴的操作,有可能导致患者耳石异位表现为复位后患者睡觉可以翻身,但出现行走不稳、感觉漂浮眩晕加重,对于有颈椎病的患者,不仅可以引起大小便失禁、瘫痪,甚者危及生命。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