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明睿
昨日下午,中国足协向中超俱乐部下发了《2019中超联赛规程》调整文件,就目前的联赛外援使用以及U23年龄段球员使用政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份新政策将会在中超联赛第16轮比赛时正式执行,也就是说7月5日天津天海主场对阵广州恒大的比赛将会成为新政策执行的首场比赛。
外援出场机会增多
在外籍球员的出场条款中,足协将原规定的“一场比赛中外籍球员可累计上场3人次”调整为:“一场比赛中,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3人”。这项政策的调整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外援们的出场时间。
按照中国足协之前的规定,每支中超俱乐部可以注册4名外援,但是由于每场比赛中累次登场外援最多只能有3人次,所以肯定会有一名外援无法出场比赛,所以也使得许多球队的第4外援经常无法得到上场机会,地位和作用都有些尴尬。
新政策施行以后,就意味着每支球队的4名外援在比赛中都可以进入到大名单当中,其中3名外援可以首发登场,另外一名可以进入到替补名单当中,当替补席上的外援登场后,只能换下在场上的其中一名外援,这种“外援换外援”的政策毫无疑问将会增加外援登场的时间。
U23政策被严重削减
纵观本赛季中超联赛已经进行的比赛,U23球员政策堪称一大话题,因为许多球队苦于没有过多年轻球员能够达到出场比赛的标准,又不得不完成足协规定的硬性政策,所以经常会作出类似开场不久换下U23球员,或者在比赛最后阶段换上U23球员,甚至还有以U23球员替换U23球员这样类似的操作,而这也引起了外界不小的质疑声音:U23政策到底该不该继续执行?
从足协下发的调整文件来看,U23球员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原规定“每场比赛,每支俱乐部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3人次。如俱乐部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出场人次相应递减,征调1名减1名,征调2名减2名,征调3名以上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调整为:“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如俱乐部队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比赛观赏度有望提高
关于外援和U23政策的调整,两项规定可谓是“此消彼长”,一方面增加了外援的出场人次,另一方面也极大限度地减少了U23球员的出场时间,这两项政策的施行或许也会相应提高中超联赛的观赏程度。
毫无疑问,目前的中超联赛许多球队都十分依赖外援,外援的发挥如何也直接决定了球队的成绩如何,所以外援的选择和使用都十分讲究。在新的政策执行以后,球队现有的4名外援都能获得登场机会,这也给了球队主教练更多的改变空间和调整余地。
而U23球员政策的改变,则将彻底解决一些球队在上半程联赛的困扰,其中就包括目前的大连一方。以一方为例,目前球队常用的首发U23球员只有汪晋贤一人,而替补U23球员何宇鹏、杨芳志等人基本上只能等到临近终场阶段才替补登场,几分钟后再相互换下,以完成U23球员的登场任务。而在U23新政落实之后,包括大连一方在内的多支球队将不再受到困扰,教练也有更多的换人名额用在正常的战术调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