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日前,甘井子区开展了2019年增殖放流工作。今年将在大连湾黄海海域、营城子街道后牧海域和革镇堡街道羊圈子村海域投放中国对虾苗种4亿尾、褐牙鲆100万尾,苗种资金合计420万元,与往年投入相比,今年投入大幅度增加。待到伏季休渔后开捕,预计可捕捞成虾120余吨,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科学性和有效性,聘请了第三方近海(大连)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放流验收,全程采用无人机监测,根据《2019大连市甘井子区增殖放流选址调查报告》评估选定投放地址。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日前,甘井子区开展了2019年增殖放流工作。今年将在大连湾黄海海域、营城子街道后牧海域和革镇堡街道羊圈子村海域投放中国对虾苗种4亿尾、褐牙鲆100万尾,苗种资金合计420万元,与往年投入相比,今年投入大幅度增加。待到伏季休渔后开捕,预计可捕捞成虾120余吨,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科学性和有效性,聘请了第三方近海(大连)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放流验收,全程采用无人机监测,根据《2019大连市甘井子区增殖放流选址调查报告》评估选定投放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