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绘的场景美轮美奂令人神往。近日,大连普兰店区大刘家街道洼子店水库附近便出现了数百只白鹭山水之间翩翩起舞的盛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
生态改善吸引鹭鸟栖息普兰店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往普兰店大刘家街道洼子店水库附近,在大刘家街道工作人员许金刚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水库边上水厂内。走入水厂的大门,路两侧是由茂盛的松树林形成的绿化带。
两侧的树林中不断传出鸟叫声,许金刚告诉记者,这就是鹭鸟的叫声,两侧树林都是鹭鸟的栖息地,他还提醒记者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惊扰到这些鸟。为了保护这些鸟,水厂里工作人员和附近一对夫妇自发志愿守护着,轻易不让人靠近。如果想拍鸟的话,可以到附近的观鸟台拍摄。
记者一行爬上不远处的观鸟台向下看,碧蓝的水库波光粼粼,水库侧面有一排茂密的树林,有数百只鹭鸟错落有致地站在树顶,如同一颗颗白色的宝石挂在绿色的幕布上,随风摆动。间或有白鹭飞起来在空中盘旋,或一群白鹭腾空飞起,在蓝天、碧水和绿树之间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据了解,不久前一位大学教授慕名而来,带着他的学生团队清点鹭鸟鸟巢的数量,最终数出300多个鹭鸟鸟巢,这意味着这片树林中至少有400多只鹭鸟栖息于此,且以白鹭居多,这些鹭鸟以旁边水库里的小鱼为食,生活得相当惬意。
为保护鹭鸟,一对夫妻自费搭建观鸟台
近两个月来,数百只鹭鸟组团现身于此的消息传开,吸引了大量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来此观鸟拍鸟。
这个现象让水库附近一对夫妇有些担忧。这对夫妇曾经在水库边上经营一个两层楼的鱼馆,名为源水渔坊。3年前,政府为保护水源地,禁止在水库附近经营餐厅,于是这对夫妇关掉了渔坊,但他们却没有停止保护候鸟的行为。
夫妇俩常常在鸟类栖息的树林附近散步,看到有惊扰鸟类的行为便上前劝阻,看到有野猫想要抓鸟便把野猫赶走。保护这些鸟,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
直到几个月前,大量鹭鸟出现在这片树林,慕名而来的访客日益增多,夫妇俩开始担心,万一鹭鸟受到惊吓可能会举家飞走。于是,1个多月前,夫妇俩咨询专业的鸟类专家,测量出最佳的安全距离,自毁多棵珍贵树种,投资2万多元,在自家土地上搭建起观鸟台,请访客们免费到观鸟台观鸟拍鸟。
观鸟台分两层,可同时容纳十几个人同时观鸟拍照,也可从不同角度拍摄到树顶的那些鹭鸟。超过30米的距离还可确保人类讲话的声音不会惊吓到鹭鸟。
昨日,记者在观鸟台见到妻子陈宝坤,她说眼看着这些鸟逐年增多,看它们哺育雏鸟,再看着雏鸟一点点长大,感觉到生命的神奇和震撼。这些珍贵的鸟能选择到这里栖息,她和丈夫能守护这些鸟,是难得的缘分。她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鸟会在这里生活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幸福。
食物丰富环境好吸引鹭鸟来安家
而在今年以前,栖息在这里的鹭鸟只有几十只。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出现数百只鹭鸟栖息于此的现象呢?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是中国有名的鸟类专家,协会特意安排观鸟员定期观察水库附近鸟的状态,谷国强本人也闻讯连续几个月到水库附近调研。根据他们多日的观察和调研,发现增多的鹭鸟当中以白鹭居多。谷国强说,在鹭鸟当中,白鹭是繁衍数量最多的一种。自今年开春以来,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白鹭鸟巢均孵化出6个雏鸟。经过几个月的喂食,这些雏鸟羽翼渐渐丰满,开始在树顶练习飞翔,这也就能解释,附近的居民为何常常能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
白鹭选择栖息地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食物丰富,二是环境安全。鹭鸟能在今年开始选择在此大规模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库内小鱼数量增多,周围安静,少有人打扰。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保护这些珍稀的鸟类,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于6月24日下发文件,特设《大刘家鹭鸟保护研究基地》,基地中心区范围为原“源水渔坊”饭店及周边1公里,辐射区为由中心区外延2公里。基地办公地址暂定于“源水渔坊”饭店原址,基地暂委托当地村民陈宝坤负责,以有效保护繁殖地鸟类不受干扰,做好鹭鸟繁殖期观察工作,为研究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