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婷
本报讯 近日,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五病房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一位二胎妈妈突发胎膜早破、脐带脱垂,李玉岩副主任及时发现,迅速处置,为避免胎头挤压脐带导致胎儿缺氧窒息,她一直跪在平车上用手托举胎头20分钟,直到宝宝顺利出生,母女平安。
记者昨日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6月14日早上6点左右,二胎妈妈傅女士还没有开始阵痛,就发现自己“破水了”,急忙来到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入住产科五病房。入院后4小时仍没有规律阵痛,傅女士有些紧张不安,邓晓鹏医生耐心安抚,同时用催产素帮助傅女士顺利进入产程。
12:06,李玉岩为傅女士进行检查时,发现条索状的脐带从胎头右侧脱出,探触有“一扑一扑”的搏动,“不好!脐带脱垂!”情况紧急,李玉岩迅速通知全科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她边用手托举胎头,不让脐带这条生命通道受到挤压,边指导傅女士改变体位为胸膝卧位。由于阵痛频繁,傅女士精神高度紧张,无法配合完成体位,她立即跪在平车上,继续用手上推胎头。而此时腹中宝宝的胎心降到了80-100次/分钟,远低于110-160次/分钟的正常胎心数值,必须即刻剖宫产。
患者被快速推入手术室,宝宝胎心已听不清,常规的腰麻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局部麻醉,剖宫产抢救宝宝生命。几分钟后,一个3400g重的女宝宝顺利出生。“哇……”宝宝发出了第一声啼哭,“新生儿评分8分!”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李玉岩抽出托举的右手,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并且要对抗宫缩的压力,她的手已经通红、不能弯曲,胳膊一直在颤抖。
医生提醒,脐带脱垂是产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一旦发生脐带脱垂,产妇在宫缩时,处在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与盆壁之间的脐带就会受到挤压,导致脐带的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缺氧,造成严重的宫内窘迫,脐带血液循环完全或者部分阻断7分钟以上,胎儿会迅速窒息死亡。
脐带脱垂本身对产妇无影响,产妇危险主要是诱发脱垂的因素所致,由于情况紧急,必须迅速娩出胎儿,手术产率明显增高,母体损伤,如宫颈、阴道裂伤及感染机会也相应增加。对胎儿则不同,胎儿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病死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