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10年前、20年前,如今外商来华投资的机制和逻辑发生了变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表示,以前外商来华投资会建立一个生产机构,以降低生产成本,然后对产品进行出口。但中国在去年已经成为最大的消费国,达到5.7万亿美元的规模,因此很多外商想留在中国,不仅仅是在中国进行制造,也在中国做研发、进行品牌建设,打造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价值链,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了。
丁远认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如何对待这些外商企业非常重要。“过去中国的海外投资不多,中国公司对海外的投资并不是一个很重大的部分,而有很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但是现在中国也成了海外投资的一个主要国家,很多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所以我们必须要去改变游戏规则,赢得双方对等的条件。”中国希望可以收到在国外投资比较好的条件,也需要与来华投资的外商建立友好的战略关系。在丁远看来,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无疑向全球企业和投资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也需要做更多的信息公开和透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