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新领军者年会“释放工业物联网的潜力”分论坛上,企业家、经济学家、全球青年领袖的新锐思想激烈碰撞,在5G时代飞驰而来的大背景下,全球企业将通过分享、互联互通、消除壁垒等方式“织就”工业物联网,实现蛙跳式发展。
工业4.0:无分享,不发展
在过去20年,互联网大大改变人类的生活,它使人们交流互通变得更便捷,而“物联网”概念之于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不陌生,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生活健康等场景通过物联的方式一一实现。对于企业而言,也已经步入工业物联网的早期,它会给全球工业带来哪些发展潜力?中国的企业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在“释放工业物联网的潜力”分论坛上,密西根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倪军、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SCA集团董事,全球青年领袖Bhairavi Jani、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 Krishna-murthy亮出各自精彩观点,激烈争锋。
在李杰看来,工业物联网与社会的互联网不同,人们想购物,可以搜索世界所有的销售方,但对于企业而言,虽然希望通过第三方进行数据共享从而创造价值。但碍于企业的商业机密形成的壁垒,一些企业并不愿意把全部数据搬到云端与商业竞争对手进行分享。Deepak Krishnamurthy认为,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用一个通用的“语言”来描述数据,同时通过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建立跨行业、跨国的数据,最终实现跨国数据共享。
全球青年领袖Bhairavi Jani说,广义的工业物联网正在发生初期,未来的企业将在更安全更开放的环境中实现深度物联。
不要急于加入工业物联网
李杰认为,工业物联网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有更快的创意和创新进程,可以更加敏捷地去填补生产流程中的空白。但他也告诫中小企业,不要急于加入工业物联网,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准备好硬件、软件,特别是人才的储备,才有“触网”的资本。
在中国,5G已“飞驰而来”,现场嘉宾认为,这将使工业物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倪军笑称,5G叠加工业物联网,将推动大的产业制造商优化配置,小的企业加速创新,生产驱动转向产业共享资源,共同联动,带来的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是“蛙跳式”升级。
Bhairavi Jani预言,工业物联网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将潜力毕现。但嘉宾们也有共同的担忧,大量数据共享、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操作,网络面临遭受黑客攻击的风险。有的企业已通过设立内部防火墙、对核心系统进行核查备份等方式部署解决方案。
大连传统产业积极融入工业4.0置身于工业物联网的“前夜”,中国工业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大连则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工业强基工程和绿色制造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积极融入工业4.0,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大连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先后支持中远川崎大型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大冶轴磨床数字化车间、大杨集团全球服装智能化柔性定制工厂等19个项目。中远川崎实施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17.5%。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亚明汽车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东软集团、中远川崎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大连市列入工信部和辽宁省贯标试点企业共计44家。冰山集团、大杨集团、亚明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入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大杨集团的服装个性化定制平台,近千家服装定制店面开在了20多个国家,通过对服装定制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系统开发和集成,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排版、智能剪裁、智能吊挂运料、智能仓储物流等功能。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分别高于全国9.7个、全省6.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