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即将开幕的第20届中国海创周将有来自美、日、英、法、德、澳、加等十余个国家的656名学子报名参加,其中硕博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1%。在报名参加路演的360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科技、生命科学、洁净能源共占比超过80%,最终组委会重点筛选了228个项目参加27场现场路演,在参加海创工程项目路演的200个项目中,智能科技占了99个,洁净能源项目有25个,33个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领域有29个。
19年来,海创周共吸引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余名留学人员参会,4000余名海外学子回国就职,7000余名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同时,承接了海外双创周专场、创响中国大连高新区站等国家级重点活动。2018年,被人社部授予“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特别资助。旨在为海外学子来连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的“海创工程”,九批累计入围183个项目。
据中国海创周筹委会办公室介绍,‘国际化’一直是海创周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依托中国海创周平台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积累了一批高层次合作机构和优质项目资源。
从2014年开始,每年硅谷孵化器里,都会看到海创周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已然成为了这里的好朋友。当然,他们不是过来考察,而是实实在在将“小海创周”搬到海外,让海外留学生带着项目,参加项目路演及宣传推介活动,这是中国海创周海外季新时代进行的新尝试,从大连“走出来”,走进全球创新高地,启动了中国海创周“一路向大连”中国海创周海外季的活动。
对此,大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曹静主任分享了她的感受:“‘海创周海外季’活动的开展,不仅全面丰富和拓展了海创周的活动内容,也赋予了海创周全新的发展内涵,‘走出去,领回来’的创新之举,再次掀起了海外学子们归国创业的热潮。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一对一的详解,真正为海外学子打开了安心、放心回国创业之门。”
据大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人才项目部部长丁少鸥介绍,不断走向成熟的中国海创周,越来越注重实实在在的办会效果。特别是2014年转型以来,海创周先做减法,大规模削减了参与性不强的展览,主攻人才的对接和交流,将人才寻找到的机会作为会议规划的重点,精准导入市场、资本、技术、服务等要素资源,精心设置对接、路演、论坛和高科技展等活动载体,展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创业生态链条。在这个平台上,既有创业的人才来源,又有各地政府、投融资机构的创新诉求,两者在此相遇,牵手满足了双向需求。
大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海外人才项目部常皓博伴随着海创周国际化一路走来。
2015年9月,中国海创周走到美国,进行首次海外推广。
2017年,中国海创周在美国波士顿挂牌建立首个海外工作站。
2018年10月,中国海创周首次以线上路演的方式对接海外双创项目,共有4个城市参加,7个项目参加线上路演。
2018年6月,在伦敦、西雅图、温哥华、硅谷新建立4 个海外工作站,持续为国内输送项目。5家机构在2018中国海创周携37个项目回国。在硅谷、波士顿、伦敦、西雅图、温哥华举办的海外专场路演,好评如潮,反响热烈。
截至2019年6月,中国海创周已经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共设立6个海外联络站,做了30次海外推广,走进18个城市,与海外孵化器、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签订了20余个协议,接触了100多个项目。通过海外工作站输送海外项目经后续承接服务,已有5个项目在大连高新区完成落地,并兑现海创工程政策,给予启动资金、办公场地和人才公寓等支持。
各地海外工作站在海外承担着相似的任务和功能,常皓博介绍说,“一是宣传我们的区域优势、发展前景等;二是向海外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三是收集当地及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和高科技项目信息;四是协助当地政府在海外举办人才推介会。”而不同地区的海外工作站又有自己所侧重的研究领域,比如硅谷工作站主要围绕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领域;波士顿工作站主要围绕生物制药、机器人领域;西雅图工作站主要围绕大数据、新零售领域;温哥华工作站主要围绕清洁能源、新材料领域;伦敦工作站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硬件领域。
在日本东京工作站成立的挂牌仪式上,大连市委常委,大连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海创周东京工作站的成立将进一步服务在日学子融入祖国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日友好合作交流,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东京工作站挂牌后,立即组织了近百名留日学子和专家,来连参加第20届中国海创周。
正如李克强总理7月2日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所讲,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不仅使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联接更加紧密。作为国家级引智平台,中国海创周从2014年开始逐步升级国际化合作,不断拓展前端触角,实现了创新、创业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也使大连与世界的链接更加紧密。第20届中国海创周期间,组委会还与硅谷高创会、中欧科技创新网络(CENTI)、中加商业加速网络(C2CAN)、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中国中小企业中心(德国)等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大连与全球资源的链接再度升级!
通讯员 丁少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