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推介会在中山大酒店举行,这是由国家部委和组委会共同主办的本届海创周第一场重要活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领导致辞并推介第14届“春晖杯”大赛。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显成、大连高新区文教卫生局局长崔维、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作勃出席会议。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简称“春晖杯”大赛)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举办,旨在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通过“春晖杯”大赛,充分调动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创造条件支持参赛者与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企业进行项目对接,根据项目技术水平、投资前景、效益预测和产业化情况,组织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和国内企业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洽谈和择优颁奖,推动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汇聚多方力量,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平台。自2006年起,“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十三届,共遴选出2528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据统计,已有超过448名入围项目的参赛留学人员顺利走上回国创业的道路,创办企业634家,覆盖了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个城市。
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作为国家级引智平台,已经连续多年与春晖杯进行深度资源整合,共同优化海外学子归国创业新生态。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显成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内支持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最重要的官方赛事,“春晖杯”大赛充分发挥了平台赋能作用,不断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输送尖端人才和项目。其中,中国海创周和大连留创园感触颇深、收益颇丰。中国海创周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国侨办、科院、欧美同学会和辽宁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吸引海外尖端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国家级平台。自2000年举办至今,共吸引4000余名海外学子回国就职,7000余名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创办企业4900余家。自2014 年起,中国海创周在“春晖杯”大赛的支持下,开始实施海外季活动,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共设立6 个海外联络站。每届中国海创周都有“春晖杯”大赛获奖项目报名项目路演,至今已有26 个春晖杯”大赛获奖项目通过中国海创周落地大连留创园,其中多个项目获得“海创工程”政策支持。
得益于教育部领导和“春晖杯”大赛的关心和支持,中国海创周的平台功能最大化释放,大连留创园的孵化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大连高新区也成为东北最优的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高地。
今年适逢中国海创周第 20 届。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教育部中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将第十四届“春晖杯”大赛推介会放在中国海创周期间召开,既是对中国海创周过去成绩的褒奖,也是对中国海创周未来发展的鼓舞,也必将助力更多海外学子投身于新时代祖国建设。
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在澳大利亚工作和学习10年的海归学子——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管学院“兴海”副教授杨昂。兴海计划是大连海事大学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杨昂从本科到博士期间,都在澳大利亚渡过。如今,他带着“教学领域大数据课堂交互平台”项目回到家乡大连。通过他的大数据系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应用场景中教与学的实时数据,通过大数据运算,可以分析出学生在40分钟课堂时间,有多长时间在看书,有多长时间不在看书,他每40分钟或一个小时的固定时间内,答题的正确率是多少?通过这些量化分析,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据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作勃介绍,7月5日至7日召开的第20届中国海创周共有来自美、日、英、法、德、澳、加等十余个国家的656名学子报名参加,同比增长32%,其中硕博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1%。在报名参加路演的360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科技、生命科学、洁净能源共占比超过80%,最终组委会重点筛选了228个项目参加27场现场路演,其中,智能科技占了99个,洁净能源项目有25个,33个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领域有29个。
在这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项目已经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人工智能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优秀项目,有些项目已经获得资本青睐,目前路演项目已吸引投资数额近6亿元,而且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的项目占到总数的31%。项目的产品化、市场化程度都高于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