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丈夫沉溺于网络游戏赌博,6月20日,32岁的小敏(化名)夫妻俩协议离婚了,丈夫离开前说“你把孩子带好,等我有钱了,债务我还”,离婚协议书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是随着前夫手机关机,微信不回。小敏慢慢意识到,10余万的欠债都在自己名下,她开始担忧,一纸离婚协议书真的能帮自己撇清债务关系吗?
“你把孩子带好,债务我全还”
大连南关岭监狱附近的一处出租房内,小敏坐在餐桌前,单薄的身体使简单的房间显得更加空旷。她盯着离婚协议书上并不多的内容,在手机上反复搜索与之相关的法律解读,手边是多张银行信用卡。
离婚协议书的落款时间是6月20日,上面的房屋财产一栏中是“无”,对于债务问题,是这样写的:由男方自行承担男方女方所有债务。
“你把孩子带好,等我有钱了,会把债务还上。”前夫离开前是这么说的。她一直觉得自己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把6岁的儿子抚养好,但是随着前夫电话关机,也不回微信,小敏慢慢意识到,10余万的欠款都在自己申请的信用卡名下,不是前夫答应偿还自己就没事儿了。
聚少离多妻子对丈夫了解不深
家没了,婚离了,6岁的儿子归自己抚养,没有工作,房租还有俩月到期,信用卡有10多万的欠款,还有两笔共计3万元的网贷……想到眼下的境况,小敏忍不住流下眼泪。
思绪拉回到9年前,小敏和前夫通过网络认识,她是营口人,前夫是外地人,当时在大连打工。相恋两年后,他们结婚,孩子于2014年出生。
有了孩子后,小敏大多数时间呆在营口娘家,丈夫则在大连继续打工。每年小敏会带着孩子来大连几次,但大多数时间夫妻俩聚少离多,小敏对丈夫的情况也不太了解。
小敏说,如果日子就这样下去,他们会和很多打工夫妻一样算不上幸福但是还算平静。但是2018年12月份,丈夫主动给她看的一张其他女性的照片打破了这种平静。
为保住家庭办理信用卡给丈夫用
“他说自己没有错,但是我没法让自己默认这种三个人的关系。”为此,夫妻俩冷战了很长时间,直到2019年春节,在婆家人的干预下,丈夫断绝了外面的关系。
从丈夫老家过完春节后,小敏没再回营口娘家生活,而是和孩子随丈夫生活在大连。她说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自己尽力去重塑已经产生嫌隙的夫妻关系。因此在丈夫声称要做二手车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时,她毫不犹豫地申请信用卡帮助丈夫解决资金问题。
前前后后,小敏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4张信用卡,还有两笔网贷,都交给了丈夫。“他自己有个POS机,可以转账和套现,所以怎么用的,干什么用了,我并不知情。”小敏说。
丈夫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债
2019年6月,丈夫外出去帮一个老乡购买二手车回家后,显得格外不一样。追问之下,丈夫表示因为玩网络游戏输了很多钱。
丈夫喜欢买彩票,爱玩网络游戏,小敏是知道的,但是说输了很多钱她最初并不信,甚至一度怀疑是否花在了别的女性身上。
后来,丈夫给看小敏看了支付宝交易记录,以及网络游戏的支付规则。当时丈夫是用小敏的手机登录的账号,事后她没有退出,从而得以看到充值明细。小敏统计了一下,单6月份当月,丈夫就输掉了十八万六千多。
对于丈夫总共输掉多少钱,小敏并没有数,她所知道的是,丈夫自己办了很多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还欠了亲戚朋友很多钱。
协议离婚男方承诺承担全部债务
赌博的恶习、加之此前的婚姻不忠,小敏感到心灰意冷,双方协议离婚。此时小敏名下的信用卡有共计10.5万的欠款没还,还有两笔共计约3万元的网络贷款。对此,丈夫表示,全部由自己来还,并且将此写进了离婚协议中。
6月20号,双方办理离婚后,前夫就离开了大连,“临走的时候他说,等有钱了会把债务还上,如果有催债,就把责任往他身上推。”小敏说。
前夫离开后不久,银行发来了信用卡还款提醒,虽然自己名下的网贷还没有动静,但是前夫名下的网贷已先行一步,催款人找不到对方,就给她发来了恐吓信息。
而前夫的电话已经关机,通过微信发去的信息,也没有回复,小敏越发紧张自己名下的那十余万的欠款。在这场婚姻中,她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有很多的委屈,但是凭借一纸离婚协议书,真的能让自己撇清这些债务吗?
离婚协议书不能撇清债务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辽宁北方明珠律师事务所孙继峰,其表示一纸离婚协议书,是无法帮助持卡人撇清债务关系的,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债务的转移问题需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方能发生转移效力,该债务实际仍需要由持卡人承担。辽宁碧海律师事务所牟飞律师同样指出,债务是在男女双方离婚前发生的,离婚协议的内容只对该二人有效,对第三方并没有效力,但是事件中的女方,可以持离婚协议,要求男方履行离婚协议的约定,如果男方不同意,可以起诉男方。
采访中,孙继峰律师指出,类似的情况在近年的司法实践中有很多现实案例,最有效的规避方法就是在离婚前由实际使用方偿还完毕持卡人信用卡欠款。另外孙继峰提醒,男女双方在协议离婚时,针对债务问题的约定要具体、明晰,不能太笼统,以便防止偿还方事后否认某笔债务的存在。
牟飞律师指出,对于有类似困扰的家庭来说,如果持卡人能够举证证明,另一半存在恶意透支行为,有款项自己的确不知情,在办理离婚时,建议选择诉讼离婚,对于自己确实不知情的部分,可以提出相应证据,由债权人单独追究另一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