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本报陆续接到报料,位于马栏广场附近的威尔斯健身中心于7月初突然关门,数千会员担心提前预付充值的会员卡从此变成“僵尸卡”。而直到健身中心关门了,会员们才知道,这家健身中心在一个月之前已经易主为“尚客健身”,但新接手的公司却仍沿用“老店”名称招徕会员低价办卡吸纳了不少新会员。目前,后接手的公司负责人失联。
高考结束办了张健身卡,半个月健身中心“黄了”
应届高中毕业生小佟在高考结束后,6月18日,到家附近的威尔斯健身马栏店办了一张会员卡,会籍顾问当时一个劲儿劝他办年卡,并且拿500元钱一年的“空前”优惠价格来吸引小佟办卡,但小佟考虑到高校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就要离开大连了,所以仍坚持办了张季卡,卡费300元钱。在小佟看来,这实在是明智之举——从办卡到现在,总共健身不到10次,健身中心却突然关门了。
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在后悔不应该劝堂妹和自己一起办健身卡。起初是姑姑给了她威尔斯马栏店的健身卡,“刚开业办的5年卡,还有好几年才到期,卡里面至少还有3000块钱的‘没练’课时。”于女士说,她为了找个伴儿,便劝堂妹也办了一张2000元钱3年期的卡,两人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练了三个多月。“这么大个健身中心,怎么说黄就黄了?”于女士觉得很郁闷。
关门当天会员还在健身,近一个月低价办卡吸引会员
从外观来看,位于马栏广场附近的威尔斯健身非常气派,据会员提供的信息,该店于2017年7月开业,有六层高,每层有独立的功能:健身器材、瑜伽、舞蹈……这种规模在大连的健身行业并不多见,加之开业初期以及中间各种会员卡充值促销活动,会员数量迅速上升。“最近这一个月,店里还推出了夏季的促销活动,价格非常便宜,又办了不少会员卡。”会员刘女士说,自己是近期办的年卡,卡费500元钱。
这样一家号称“旗舰店”的健身中心却在7月4日这天傍晚突然关门了。就在当天白天,会员们还都正常在此健身,并无异样。
刘女士说,她办卡时,店方承诺,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138小时的健身“打卡”,每次到店2小时,便可以获得500元钱卡费全额返还的奖励。不过,目前看来,这承诺只能是“空头支票”了,很难等到兑现的那一天。
店面一个多月前易主,但仍沿用“老店”名称招徕会员
记者辗转希望联系威尔斯马栏店的负责人未果。据多位会员称,该店的法人代表已失联。关门之后,此前一直有求必应的健身顾问便不再回复消息,一位健身教练则向会员抱怨称,被拖欠了上万元钱的工资。
通过网络查询,记者了解到,威尔斯在大连有多家店,于是联系到其位于山东路的健身中心,该店还正常营业,但其负责人却透露了一个情况:从今年6月1日起,威尔斯马栏店已“易主”,新店的名称应为尚客健身。这位负责人表示,突然关店的是尚客健身,而非威尔斯的店,所以威尔斯也无能为力。
但记者采访中从多位会员处获悉,6月1日转手后,马栏店并未更名,直到关门时仍沿用威尔斯的字样,包括店面的牌匾和店内的所有名称LOGO。与会员签的新合同和续费合同,以及办下的会员卡均以“威尔斯”自称。从开店便办卡的老会员们表示,没有任何人通知健身中心改“东家”了,“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一位会员告诉记者,她是今年6月28日才办的年卡,还没有开卡。
记者进入由部分会员组成的一个维权群,目前已接近500人上限。按照会员统计情况,单卡卡费少则三五百元,多的除了两三千元钱外,还报了10节或20节不等的私教课,每堂课预收费200元,有的一家人办了两三张预付健身卡。这当中还有不少会员是附近高校的大学生。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了解到,对应关门健身中心地址,的确有一家大连尚客健身服务公司,其成立日期为今年的5月28日,营业执照核准日期为6月4日。
市场监管部门现场调解会:老东家承诺转卡,会员要求“退费”未达成一致
据了解,从7月4日到现在,数十位市民通过民意网、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对“尚客健身”突然关门一事进行了投诉。7月9日下午,大连市甘井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红旗市场监督管理所召开现场调解会。该所所长张福旭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尚客健身服务公司于7月4日晚突然关门。据该物业“房东”所述,尚客交不起房租,因此房东贴出了转让告示,引发会员强烈不满,辖区派出所暂时进行了封门处理。调解会当天,来了大批会员,由于尚客健身方面法人代表处于失联状态,市场监管部门找来大连威尔斯健身有限公司方面的相关人员。“我司(大连威尔斯健身有限公司)马栏店已转让给尚客健身服务公司,尚客健身马栏店由于经营原因处于关停状态……我司也愿意在能承受范围之内,尽量为会员减少损失。”大连威尔斯健身提供的解决方案为,所有尚客健身会员可转入威尔斯健身其他店面。非私教会员可选择到“十年加健身”、威尔斯山东路店、威尔斯悦动百思德店健身,其中转去山东路店可额外获赠6个月运动时间。私教会员则可选择威尔斯山东路店和威尔斯悦动百思德店。在该解决方案中有一项内容是,上述三家店每店承收会员500人,报名额满无法转入。而据多位会员表示,马栏店会员数量已达4000人左右,这一数字目前并未得到权威证实。
当天调解现场,大多数维权的会员对上述方案表示不认可,并提出了退费要求。威尔斯参加调解会的相关人员表示,会把会员这一诉求告知高层。市场监管部门则表示将进一步跟进,并尽可能联系尚客方面相关负责人,希望妥善解决纠纷。市场监管部门方面还建议市民保留好相关证据,适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健身房跑路事件频发健身服务成预付卡消费投诉“重灾区”
中消协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在具体服务投诉中,2018年全国各级消协组织受理的健身服务投诉量达11948件,进入所有投诉项目的前十位。健身服务也是预付卡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健身服务等行业多采用预付费的方式,消费者在健身房预存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个别健身房通过打折、现金返还等低价健身的形式吸引消费者预存会员卡。而健身房在建设前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采用招募会员收费的形式能够在较短时间收回资金,但低价吸纳的费用显然难以支撑店面的长期开销,其间如果发生资金链断裂,甚至发生经营者卷款跑路的现象,消费者就会陷入无处退款的境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但目前来看,健身房关门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而且面对侵权,很多消费者选择建立微信群等方式组团维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相关链接
法律人士建议:应对健身房圈钱跑路行为实行零容忍
对此,记者采访了辽宁仕鹏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刘甲明,刘律师表示,面对多发频发的健身房圈钱跑路事件,法律及监管部门应实行零容忍。首先,对圈钱跑路健身房的出资人、实际经营者和负责人等,监管部门应及时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实行市场禁入制度。
其次,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预付卡消费制度,适当提高收取预付款的准入门槛,唯有经营一定期限、信誉良好、无不良有效投诉的,才能有限度收取预付款。
再者,对消费者缴纳的预付卡款项,应尽快建立专项的资金监管制度,防止预付卡款项被挪用与侵占等。
最后,若健身房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消费者钱财,数额较大的,则其行为已涉嫌构成诈骗罪等,警方应及时予以刑事立案侦查,以有效震慑圈钱跑路等违法情形的发生。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