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历时1个月的2019大连国际大樱桃节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落下帷幕,大连蓝莓采摘季全面启动。在坚持历届大樱桃节传统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突出“旅游+”“文化+”主题,通过“旅游+大樱桃”“文化+节庆”等组合,使这一优势农产品成为业态整合的“枢纽”与“载体”。本届大樱桃节,金普新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5.1万人次,拉动旅游综合消费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7.2%。接待旅游团队6900个,自驾车21.8万台。接待采摘游客112.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5%和5.7%。
金普新区是大连重要的“果园子”和“菜篮子”,有大批和大樱桃一样、适合与旅游业嫁接发展的草莓、蓝莓、黄桃、葡萄、蔬菜等丰富的农业资源,以草莓节为龙头、温泉节、油菜花节、沙滩节、蓝莓采摘季等节庆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使新区成为“浪漫大连”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和“魅力金普”极具吸引力的市民近郊旅游目的地。特别是成功举办13届的大樱桃节,新区走出了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发展之路,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而且营造了更加贴近百姓的文化旅游氛围,拉动了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消费市场。今年大樱桃节,112.6万采摘游客带动果农增收7.2亿元,让农户的腰包更鼓了。新区将不遗余力地培育更具优势、更具特色的旅游节庆品牌,致力打造“大连市民近郊旅游1小时经济圈”精致服务的体验区,为中外游客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服务环境、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
亮点一:金普大樱桃再获殊荣。大樱桃节开幕式上,大连市发布“大连大樱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大连老虎山水果专业合作社等七家生产基地和组织获得“大连大樱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权。北京新发地市场为金普新区大樱桃万亩直采基地授牌,标志着金普大樱桃以最快速度、最优品质,直接进入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亮点二:小樱桃闯出大市场。金普新区持续加强大樱桃质量标准、监督检测、标准化技术三大体系建设,出台《大樱桃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表》成为大樱桃各项指标的“尺度”,所生产的大樱桃具有鲜明的产地特征、品种特性、品质特色和品牌特点,深受各地商家青睐,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老虎山大樱桃交易市场近千个摊位高峰期每天交易近百万斤大樱桃,发往华北、华东等20多个省市。节日期间,交易市场成交量2.6万吨,交易额突破6亿元,实现了从“挎篮叫卖”到经销商“地头疯抢”的华丽转身。
亮点三:“大樱桃+互联网”引领销售新模式。向日葵农场引领和带动果农运用“大樱桃+互联网”模式实现远程销售,所建电商平台今年已发展推客4000多人,并与全国50多家电商平台、100多家社区合伙人展开合作。顺风、邮政EMS等6家速递物流企业建立了20多个速运点,7000多吨大樱桃“远嫁”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4个城市。贺家庄、海林生态园除接待游客采摘外,还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客商签订了大樱桃供货协议。全区30多个品种大樱桃通过京东、天猫、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销量突破8000吨,交易额近3亿元。
亮点四:“大樱桃+采摘”引爆乡村大旅游。全区11万亩大樱桃、170个采摘园、10条精品线路、10项系列活动拉动了巨大的乡村游消费市场。“北纬39°大樱桃”浪漫采摘季实现组织包机28架,东北列车110节、省内大巴320台;112.6万中外游客畅游新区,采摘大樱桃8000余吨,门票收入超过3000万元,餐饮收入8500余万元,带动果农增收7.2亿元。
亮点五:“大樱桃+美食”传承“金州老味道”。40家特色饭店联袂推出“舌尖上的金普”——非遗传承“金州菜系”特色菜名店•特色必点菜展示评选大赛,向市民游客推出120道特色必点菜、特色必点小吃,最终产生28家“特色菜名店”,12家“特色必点小吃名店”;30道“特色必点菜”、15道“特色必点小吃”。
亮点六:融媒“神器”首次5G直播吸粉。被誉为融媒“神器”的6+2讯道高清转播车首次开进大樱桃节开幕式现场,保障了电视、广播、新媒体“全媒体直播”。5G技术助阵之下,掌上金普APP开通网络直播,获新华社客户端推荐,吸引10万多网友围观点赞。
亮点七:分会场樱桃大集助力乡村振兴。“半拉山的樱桃熟了”樱桃大集,被确定为大连国际大樱桃节分会场。活动期间,“文化振兴美丽乡村“系列活动隆重登场,快闪、文艺表演、民俗文化展演、樱桃美食展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参观。修葺一新百年铁匠铺、乡村书房成为美丽乡村建设金普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