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的大名,相信每一个关心留学的人,都有所耳闻。
如果说,美国有哈佛、耶鲁、MIT、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这些世界级的名校,那么在英国,就有剑桥、牛津、帝国理工、UCL、LSE,它们是英国最顶尖的前五所学校,也称金砖五校,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
对中国人来说,可能对牛津和剑桥更加熟悉,但是排名第三的帝国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顶级声望,是世界最具创新力大学之一。在2020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帝国理工学院位居世界第九位。
这样的顶尖大学,招生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在大连,有一个男生,在15岁就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offer,他叫张泽奇。
上周二
在青泥洼的一家咖啡厅
大连留学圈对这位少年张泽奇进行了采访。
5岁
明星小学
9岁
大连第九中学
12岁
大连二十四中学国际班
15岁
帝国理工学院录取
这一系列的Title,每一条单拿出来都让人羡慕不已,而能集如此多光环于一身,这应该就是众人口中的天才吧。
而张泽奇却拒绝“天才”这样的形容词,在他看来,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而已。
接下来,大家跟着我们的文字一起,走进这个不一样的少年,一起来看看他身上的这些标签,和标签背后的故事。
01
#连跳两级#
2006年,未满6周岁的张泽奇,上了小学。
其实6岁上小学,和其他同学相比,并没有提前太多,那又是什么促使他连跳两级呢?
用张泽奇自己的话说,他遇到了一个懂教育、重视学前早教的阿姨。
张泽奇小时候,爸妈的工作比较忙,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由家里的阿姨来照顾的。这位阿姨受教育程度高,读书期间成绩很好,张泽奇两三岁的时候,阿姨就教他识字,背诗、做算术题、学英语。
对于张泽奇来说,早教给他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再加上他天生聪明,对于接触到的新知识,吸收和领悟能力也非常强。以至于小学入学考试,别的孩子还弄不太懂,他却觉着题目太简单,上课没几天,就跟学校提出,想直接读二年级。
对于一个6岁孩子提出的跳级申请,学校是没有同意的。但入读一年级之后,书本上过于简单的知识都吸引不了他,导致他上课多动,不爱听讲,经常淘气,有时候还会干扰课堂。
所以读到一年级下学期时,学校同意他参加了二年级的考试,在以高分通过后,张泽奇直接转入二年级下学期。
三年级期末,他又参加了四年级考试,通过后直接升入小学五年级,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大家都知道这个连跳两级的小男生。
对此,他还笑着说道,非常感谢自己的母校大连明星小学,给了他很大的空间,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成长。
明星小学副校长周福海老师是这样评价张泽奇的:“张泽奇聪明、自律,非常独立,又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经常回学校来看老师,我们学校做家长分享会,他也乐于参加。聪明努力有爱心,相信这孩子以后会有很好的成就的。”
张泽奇回母校大连明星小学给学生家长做分享
02
#痴迷物理#
从明星小学进入到9中,张泽奇才刚刚9周岁,周围都是十多岁的同学,他一下子成了班级里年纪最小、个头也最小的男生。
按照一般剧情走向,张泽奇应该是在中学也能大放异彩,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
因为他小学连跳两级,初中的学业又科目繁多,让他一下子有些应付不过来,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优势,全年级差不多300人,他排名没进过前100。
从初二开始,学校开设物理课,这让处于迷茫中的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点,这大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
他发现,物理,是如此地有魅力。
“以广义相对论为例,就一个爱因斯坦方程,描述时空的弯曲、时间的流逝、几何的关系,都讲的明明白白。还有,整个电磁学,麦克斯韦方程组,每个公式都很短,也好记,但却能描述所有和电磁有关的物理现象。”
对面的大男孩在向我们形容物理的美妙之处时,眼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即使我们对物理懂得不多,但是坐在这个大男孩的面前,我们也被他对物理的热情所感染,甚至能够体会到一点点他口中所谓的物理的“美”。
在很多人眼里枯燥的物理学科,在他眼里,却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这让他痴迷,也让他不知疲倦地想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研究下去。这并不是传统教育中所谓的做试卷和刷题,而是一种对于无穷无尽未知的探究欲望。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份热爱,对他而言格外珍贵
03
#学霸#
在张泽奇初中时,家长曾试探他对出国的想法,他开始没什么感觉,但后来觉得出国会有更多的自由,这一点挺好。
“这是学术上追求的自由,是有了自己追求方向、在前进道路上自我主宰的一份自由。”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中考时他选择了24中国际班。
进入24国际班,随着课程的学习的深入,小学时遇到的问题又出现了——课程太简单!
其实国际班第一年,相当于国外初三年级,学的是IGCSE课程,内容和初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非常相似,这对于刚接触全英文听课的学生来说,知识不新鲜,可全外教授课,更多的是语言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衔接。
但在张泽奇看来,英语的学习是需要时间,但也没难到需要用一整年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他找来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来学。
高中二年级,学校开设A-level课程,有了之前一年的自学基础,多数同学选3~4门,但他选了5门。数学、物理、化学、经济、高等数学,然后还参加了雅思考试,拿下了阅读8分、听力9分、口语7分、写作6.5分,总成绩7分的好成绩。
14岁,也就是张泽奇高二的时候开始做留学申请,他申请的是英国方向。最终,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拿到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offer。
而这一年,他才只有15岁!
同龄的孩子,可能还在准备中考、刷题,而他已经拿到通往顶级高等学府的offer。
其实不止帝国理工学院,张泽奇还收到了包括华威大学在内的好几所学校的offer。在申请过程中,他还收到了剑桥的面试邀请。
剑桥的面试顺利通过,但在最后录取时,因为在小分上面的微弱差距,让他最终与剑桥失之交臂。
04
#Gap year#
15岁拿到大学录取offer之后,因为未满16岁,英国政府无法发放学生签证(据说牛津剑桥除外),所以张泽奇不得不选择gap year 一年。
小学跳级两次,现在却因为年龄太小延迟一年进入大学,有没有后悔当初的“连续跳级”?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张泽奇回答到:“当初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都建议我可以利用这一年时间,重新准备申请剑桥。但是我的态度是很坚定的,我觉得让我再读一年高三,相当于把时间花在重复的事情上,这是没有意义的。这一年我过的很充实,做了很多自己想做,也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还真没什么可后悔的。”
在这一年里,他重新拣起了小时候学了一半的钢琴,又学习了编程,还回母校24中给学弟学妹们上辅导课。一年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反而比上学时候更加忙碌了,得到的收获也更多了。
05
#天才,NO!努力,YES!#
一路走来,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张泽奇天资聪颖,能把握自己学习的节奏,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的经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多借鉴意义,但他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
“小时候,爸妈经常夸我聪明,那会儿,自己也觉着还算聪明吧。但现在看来,这份夸赞,赏识教育的成分居多,当然我也还算可以,但没别人想的那么非常聪明,而且我觉着兴趣更重要,努力也非常关键。”
张泽奇今年18岁,表达流畅,言语沉稳、谦虚。
“很多人认为我有天赋所以学习好,其实天赋也不完全是决定因素。天赋只会让求学的道路变得相对轻松,但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很多知识,无论你聪明与否,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踏踏实实去努力。像我现在大学里的一些同学,非常聪明,但也还是高度自律,非常的努力。所以很多学生如果努力程度不够,然后归因为天赋不够,就是找借口了。”
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平庸的人却还在看热闹。
聪明的人尚需努力,何况你我。
只要能日复一日地坚持努力,每个人都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是张泽奇送给每一个人最真诚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