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及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工作的各项部署,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强化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每月调度一次整改情况,重点问题每周调度一次。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2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1项,1685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已整改销号1601件,销号率为95%。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渤海生态保护修复专项督察问题整改清单,其中1352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已经完成整改1124件,整改率83%。
率先完成渤海入海排污口无人机航拍工作,首批将航拍结果上报生态环境部,走在13个环渤海城市的前列。配合生态环境部100组近300名环保技术专员做好环渤海区市县入海排污口排查。现场排查确认排放口3699个,现场监测排污口39个。编制印发《大连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梳理了全市重点任务清单,76项重点任务已完成31项。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
取得突破
全国领先
渤海综合治理工作
组织全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约200人进行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培训。完成全市14个区市县、先导区质量核查。目前已完成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整改问题21个;全市9处县级饮用水源地50个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38个。
污染源普查、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
成效明显
环保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
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体实践活动暨环保三个十佳颁奖典礼;完成300余项、2000余篇次报道,“大连微环境”关注人数突破10万人次;发动全社会力量创建文明城市,10万环保志愿者向全市发出倡议,开展“十天少开一天车”活动,得到18家政府部门,14家企业,1.6万余人响应。
环境监察执法
不断加强
组织开展利剑斩污蓝天行动、排污许可证执法专项检查行动、电镀行业专项检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大整治等行动。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明确了12个领域25项风险的防控任务。印发《大连市医疗废物全域集中处置实施方案》,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集中处置范围。
营商环境建设
不断优化
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审批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生态环境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9大项(36小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编写“办事不找人”清单,该局25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环保禁止性规定纳入工商注册事前告知”等两项工作被省政府作为创新实践经验在全省推广。
“气、水、土、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取得进展
面对一季度空气质量严峻形势,及时出台十条措施,加大扬尘污染整治和矿山治污力度,对主城区高排放柴油货车实施限行。编制印发《大连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大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0年)》。农村12套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开工建设。
开展技术对接交流
搭建平台
《大连市中心区声环境功能区划》通过市政府审批并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与南京环科所和上海环科院开展技术对接交流,搭建了人才培养平台,实现环保业务、环境科研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