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大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规范办学行为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工作部署视频会,要求全市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危害,切实增强治理有偿补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正风肃纪主动出击,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一些地区个别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查处情况的通报》《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治理推广沈阳市做法的通知》。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治理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出台规范要求,建立治理体系,并于2018年启动实施了“史上最严”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行动。市教育局负责人坦言,治理工作初见成效,有偿补课的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部分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仍然存在。从2018年2月至今,市教育局共受理举报中小学违规办学线索90条,平均每个月5起投诉。“试想,如果一名老师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有偿补课上,怎么能有心思和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如果一些教师一门心思赚钱,其他教师怎么能安心教学?对于有偿补课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间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必须要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角度提高政治站位!”市教育局负责人说。
为了将有偿补课的治理工作做到持之以恒不松劲,市教育局建立和完善了三个机制。
一是治理有偿补课的运行机制。今年6月,市教育局联合其他8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大连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大连市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大连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办公室。
二是治理有偿补课的监督机制。畅通民意网、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和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举报电话要做到有人接、有处理、有回应。要实现社会监督、家长监督、行政监督、学校监督、教师之间相互监督有机结合,逐步建立立体化、常态化的监督体系。
三是治理有偿补课的问责机制。各地区教育局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主抓、亲自协调,定期听取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各学校校长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主动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对反映的问题和举报内容要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各地区要建立约谈问责机制,按照“查实必纠、纠必问责”的原则,对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省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参与违规补课的,一经查实,将依规取消其称号及待遇,从重处罚。
“在治理有偿补课的过程中,惩治和追责只是方法,建立风清气正的教育风气、树立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形象才是最终目的。尽最大可能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通过宣传教育和自查自纠,提高教师遵规守纪、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市教育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