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气温走高、雨水骤增,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宜野生鲜蘑菇生长。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大连地区野生蘑菇品种多达200余种,约50种不同程度有毒,其中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天老星和鹿花菌等4种有剧毒。前3种毒蘑菇分布较广泛,主要生长在山坡、林下、潮湿沟谷、草地等处;鹿花菌主要生长在林下。误食这些有剧毒的蘑菇后,首先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性中毒症状,之后会出现面色蜡黄、肝脏坏死等肝损性中毒症状。大连地区还有一种叫墨汁鬼伞的毒蘑菇(俗称柳树蘑、杨树蘑),主要生长在林下、道旁和潮湿的草地上,虽然毒性没有前4种强,但因其味道非常鲜美,每年也会有许多人误食中毒。
判断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很困难,而且许多野生蘑菇还会发生变异,仅凭肉眼和经验极难辨别。民间所谓的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许多市民凭经验判断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也是极为危险的。民间辨别方法中常提到“毒蘑菇颜色光鲜,无毒的蘑菇颜色暗淡”,但较为常见的蛋黄蘑外表就十分光鲜亮丽,可并没有毒;而白毒伞外形看起来和鸡腿菇十分相似,却含有剧毒。至于所谓银针验毒,与大蒜、米饭同煮验毒等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者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
如果误食野生毒蘑菇发生中毒,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24小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死亡率极高。
记者巴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