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行,不加油,有补贴,免购置税……相对低迷的汽车行业中,新能源车成为今年大连车展备受激励的亮点。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安排,2020年前,市内四区公交运营线路全部淘汰传统燃油汽车。2025年前,将实现全市网约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政策引导对市场的改变影响迅速,这些方便条件对网约车而言是有巨大利好的。而从使用成本上来看,新能源电车便宜,费用也低,而燃油网约车的车辆磨损和油耗不如新能源网约车划算。
从最初的尝鲜到消费心态的改变,大连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业内人士介绍,最初半数以上的消费者是以“新奇”的心态看待新能源车,而开始发放专属牌照之后,许多人则是为了要个“好号”。如今以“尝鲜”为目的的购车者只占到33%左右,大部分消费者是刚需或商用。从大连消费者的购车用途来看,“代步”仍然是新能源车的主要功能。许多车主购买新能源车,是作为家中的第二台车来补充,比如全职主妇,或需要常跑短途的业务经理等。
新能源汽车问世之初,就一直和“补贴”捆绑得非常紧密。去年底,国家对新能源车补贴即将“退坡”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下定了最后的决心,来搭乘此趟末班车。今年7月份是施行2019年补贴新政的首月,厂家们都赶在6月份集中清库存、抢上牌,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消费。和上半年的忙乱相比,国补退坡之后市场的反应并不激烈。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虽然降价空间不大,但“涨价”却是销售者们怯于提出的字眼。一家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表示,“同款车型,去年算上补贴之后,价格是6.58万—7.98万元。国补退坡后,消费者少拿了4000元左右的补贴,但厂家针对这款车型进行升级,硬件配置都有相应提升,冲抵了一部分差额。”和“升级”相对应的是,不少新能源车对价格没有进行调整,自行消化了国补退坡的影响。一家国产品牌新能源车直营店负责人说:“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太现实。估计至少在年底前,企业不会抬高现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