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很少有大连人能出国。所以如果想要从免税店里买一台电器,就得托关系找到有‘指标’的海员,从他们那里得到购买资格。”
谈起20多年前在免税商场购物的场景,50岁的国企员工王明霞这样告诉记者。
1993年5月,中国出国人员服务公司大连分公司开设的中服免税商场开业。
和全球其他免税店针对境外游客不同,中服大连免税商场专门面向中国公民。自此开启了大连乃至东北三省免税店先河,也拉近了大连人与进口商品的距离。 伴随城市发展与消费变迁,从20世纪90年代的“指标”购物,到如今消费习惯的养成;免税商场见证了大连人时尚、旅游、消费、生活的诸多回忆,而免税商品种类和品牌的更迭变换也从未停息。
1997年,大连免税商场搬迁至中山广场鲁迅路口。
虽然规模较之前有所扩大,但由于国内家电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以及大批国营家电企业的迅速崛起,人们想买到一件称心家电已不再是难事,与此同时,市内各大商场的进口渠道增多,各种进口商品几乎应有尽有;进口商品的价格对于大连人来说也并非高不可攀。在面临这样的挑战之下,免税商场调整商品结构,主营方向转向化妆品、皮具、名表等礼品和奢侈品上,大部分商品依然具有价格优势。
2005年4月,大连免税商场迁址到人民广场春天大厦。
经过摸索,基本找准市场,业绩逐步回升,在此后几年里,作为大连唯一一家市内免税店,中服依然备受出国人员关注和追捧, 但无论如何,曾终日排着长队、“一票难求”的免税指标、买家电一拥而上的场景已再难遇见。
2009年,大连中服免税店第四代店址选择了星海湾的百年汇。
2008~2009年间,在全球消费剧降的特殊时期,中国奢侈品市场有增无减,大连作为东北地区领跑城市,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也逐年上涨。这时的中服,店内商品更加丰富,且逐步朝大众化的免税商品靠拢。
今年33岁的美容店老板徐晓倩回忆道:“大二的时候,大连某知名奢侈品商场开业,妈妈说再也不用去香港买包了。那是我对大连奢侈品商店最初的印象。最近几年因为创业太忙,网上代购化妆品也不放心,每次出国回来,我就会去免税店采购。价格和国外差不多,而且品质放心。”
日益增长的出国旅游及求学热潮,使归国人员在当时成为一个不断扩张的新消费群体,回国免税购物的政策无疑给归国人员多了一次选择。
小标题:2019年,两年筹备+三个月试运营,中服免税店即将重启
在2019年1月16日举办的第八届“奢侈品在中国”颁奖晚宴中,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被全球旅游零售最具影响力媒体《穆迪戴维特报告》与要客联合授予年度“最具商业发展力免税运营商”奖项。
2019年9月16日,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三个月的试营业,投资1亿元人民币、定址于大连商业地标性建筑——恒隆广场东区1-2层的中服免税店,将正式开业。
作为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市内外汇商品免税店,目前已有娇韵诗、雪花秀等众多一线香化品牌,Bally、APM、LACOSTE等时尚精品品牌先期进驻,未来将会为大连人引入更多国际知名品牌入驻。
方便的地理位置、购物体验良好的氛围、齐全的同步于国际的品牌、品质保障的服务,是中服免税大连店为这座衷心守护的城市献上的礼物。
因为懂得时代的每一次进步,更懂得大连人生活的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