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健身馆跑路事件接连发生,遇到这样的糟心事,喜好健身运动的市民叫苦不迭。在年初的两会上,政协委员郭晓迪提出《关于健身会馆会员权益保护的提案》。市商务局答复表示,我市探索搭建第三方健身联盟平台,通过组建商业联盟规范健身行业经营秩序,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消费。
建议:搭建“联盟健身卡”第三方平台
郭晓迪在提案中说,健身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高消费群体居多,但目前看来不少场馆会员以及年卡的售卖价格过低,跑路现象频现。
如何让热爱运动健身的群众能够安心、放心地运动健身,避免身体受伤、钱款损失等种种“糟心事”,郭晓迪认为,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经营者,都应该总结弊端,扬长补短,做好全民运动的“护航人”。
郭晓迪建议,搭建第三方平台“联盟健身卡”吸纳传统健身会馆,组成商业联盟,健身会员持“联盟健身卡”在联盟的门店都可以使用。加入联盟的门店需要经过一定程序的严格筛查,保证经营资质,将“别有用心”的经营者拒之门外以保障会员权益,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安全、便捷、专业的健身场馆。
现状:“商家停业无处查寻”问题投诉多
预付卡消费监管分属商业、市场监管以及公安等部门。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近年来,“商家停业无处查寻”这类问题在预付卡消费投诉中较多,尤以各类健身场所居多。
各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近年来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梳理,并对美发、美容、健身、洗浴、餐饮等行业进行重点检查,检查经营者主体是否合法;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是否存在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特别是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确表示不予退款,或者自约定期满之日起、无约定期限的自消费者提出退款要求之日起超过十五日未退款的,按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进行查处。近年检查预付卡经营主体876户,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
答复1:探索搭建第三方健身联盟平台
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商务局表示,该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12个部门制定《大连市规范预付卡经营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专项整治工作各相关单位,根据专项整治工作实际,研究出台管理措施,厘清职责。
监管部门以及执法部门深入调查,加大对携款潜逃的经营者的处罚力度。积极依靠基层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地毯式摸排,查清经营预付卡(健身卡、会员卡)经营主体,建立经营主体台账。依据建立的预付卡经营主体台账,查找线索,及时向刑事司法部门通报携款潜逃等经营主体线索。刑事司法部门从重从快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市商务局联合体育等部门,深入健身行业调查研究,探讨成立搭建第三方平台“联盟健身卡”的可行性,开展健身联盟门店加入资质细则研究,规范健身行业经营秩序。
答复2:逐步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
经营者诚信的缺失是造成预付卡消费问题的根本原因。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更加注重法律法规教育和典型案件宣传,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和培育诚信经营体系,加强对开展预付卡消费的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同时,逐步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定期公示,让“黑名单”内的经营者承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后果,完善诚信缺失退出机制,增加违法经营的成本。扶持诚信守法的经营者发展,使其享受诚信经营带来的市场红利,逐步建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双赢”的预付卡消费环境。
此外,建议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预付卡前,应当对企业信息详细了解,尽量到规模大、有资质、有备案的企业去消费。一次性办卡金额不宜过大;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合同;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票据、合同或协议、宣传广告、发票等。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