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庆阅兵的驻连某部队官兵载誉凯旋。
10月4日16时53分,随着G497列车缓缓停靠大连北站站台,驻大连某部队40名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任务的官兵载誉凯旋。此次阅兵,该部共有“模范红五团”、“平型关大战突击连”2面荣誉战旗参加战旗方队受阅、30名官兵参加陆军方队受阅;5名领导指挥方队教练员、5名保障人员参阅。这支部队是大连地区唯一一支受阅的陆军部队,并受到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令嘉奖。
10月4日,虽然大连地区气温骤降、北风呼啸,在大连北站北广场的欢迎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热烈欢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受阅官兵凯旋”条幅格外醒目,40名受阅官兵整齐列队,个个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佩戴在胸前的两枚“阅兵专用标志徽”“执行重大任务纪念章”闪闪发光。来到现场迎接的该部领导逐一向受阅官兵披戴“七十周年大阅兵,挺进传人更光荣”绶带,并献上鲜花,用简单而庄重的方式庆祝他们凯旋。
“在10月1日国庆阅兵中,我们陆军方队在15支徒步方队中第三个出场通过天安门,在3个端枪方队中第一个亮相。”该部进京受阅官兵负责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常宏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们就接到参加阅兵任务。所参加的陆军方队作为端枪方队,训练难度极大、标准要求极其严格。为了能高标准走过天安门,官兵们平均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1个小时,平均每人踢坏3双战靴、磨破10余双手套,每天喝水5公斤、流汗3公斤,几乎所有人都患过冻疮、脚气,脚上磨出了血泡,人均训练徒步距离1500多公里,共计45000公里距离,相当于赤道一周的训练历程……通过受阅官兵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了站军姿4小时不动,眼睛40秒不眨,正步200米不变形,时间误差不超过1秒,距离误差不超过3厘米的硬功夫。训练期间,55人次被陆军方队评为“训练标兵”,战士方文麟、张震、陈渝彬所在排面多次在考核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徒步方队指挥部表彰通报。
新闻链接
驻连某部队2面受阅荣誉战旗的来历
模范红五团:1933年6月初,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红11师奉命改编为红1军团2师5团(该部前身),改编后的5团迅速对部队进行思想统一和军事强化。并在1933年8月1日举行的藤田全军运动大会中表现出色,夺得多项优胜。同时在红军总部组织的检查中受到总部领导的高度赞扬。鉴于5团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和卓著战功,中央革命军事委决定授予该团“模范红五团”称号,大会由红军总司令朱德主持,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亲自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奖旗。在随后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5团发扬模范精神,奋勇杀敌,连战连捷,为粉碎敌第五次“围剿”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此,“模范红五团”的威名便留存在我军历史中。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1937年9月中旬,日华北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兵团配合下,由平绥路东段向西南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要隘。25日清晨,日军第21旅团一部4000余人乘汽车百辆,装满辎重的大车200余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奉命在关沟以北高地阻击敌先头部队,该团2营5连(该部57分队前身)担任突击队。激战中,连队手榴弹扔光了、子弹打完了,连长曾宪生就率领干部战士向辛庄东侧之鬼子扑去,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连长曾宪生英勇牺牲,政治指导员杨俊生多处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全连160多人只剩下30多人,仍顽强与鬼子拼杀,歼敌1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最终取得胜利!
战后,5连被343旅授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荣誉称号,并颁发奖旗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