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曲家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月16日一整天,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大樱桃种植户张毅一直在给樱桃大棚除雪。“现在,得利寺镇的暖棚大樱桃已有少量上市。受疫情影响,大樱桃行情不理想,而这场风雪对交通和物流运输有所影响,短期内也不利于大樱桃销售……”张毅介绍,最近,当地很多种植户开始给大棚降温,以延迟棚内大樱桃成熟上市时间,希望尽量避开疫情冲击。
“当前,我们这里暖棚大樱桃产地价格同比下降了50%左右,好在还不愁卖。”得利寺镇大樱桃产业协会会长许德林表示,如今,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到种植户、收购商等,都已行动起来,打响了一场“大樱桃保卫战”。
A
产地价同比下降约50%
大连地区,得利寺镇的暖棚大樱桃上市较早,每每摘得大连大樱桃“开春第一果”的殊荣。“今年2月初,我们这里的暖棚大樱桃就有零星成熟上市的,开秤价为每斤140元-150元,而去年开秤价则为240元以上。”张毅透露说,就当前情况看,疫情对暖棚大樱桃行情影响较大。
“目前,得利寺镇暖棚大樱桃最新的产地价为:一等果每斤90元左右,二等果50元左右,三等果约30元。”许德林表示,当前行情比去年同期的下降了50%左右。
记者了解到,得利寺镇现有樱桃大棚3000多个,现在仅有少量暖棚大樱桃“抢早”上市,粗略估计,全镇一天大樱桃上市量在1000斤左右。而预计到3月中上旬,当地暖棚大樱桃产量将达到高峰,届时每日上市量应在20万斤以上。
B
把“抢”出来的时间“延迟回去”
受疫情影响,大樱桃行情不佳,为此,种植户们采取自救措施,以尽量避开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家有5个樱桃大棚,本来这个时候,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2℃~23℃,在3月初成熟上市;但为了最大限度避开疫情冲击,最近,我们把棚内温度调低了2℃以上,将成熟期推延到了3月中旬。”得利寺镇大樱桃种植户刘振会介绍,许多种植户曾想方设法地给大棚升温,以便让棚内大樱桃“抢早”成熟上市,进而卖个好价。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采取降温措施,把“抢”出来的时间再“延迟回去”。
除了种植户采取自救措施之外,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等也纷纷行动,帮助产业共渡难关。“面对疫情影响,我们协会在吸引外地客商、组织和整合微商等线上销售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得利寺镇大樱桃线上销售量约占总量的10%以内,而现在,线上销售已占到了3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50%。”许德林希望,当地大樱桃产业能够转危为机,趁势提升线上新零售的占比。
“另外,为了确保防疫安全,在政府和协会共同努力下,当地设立了‘预处理中心’,将大樱桃供应链集中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开展统一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许德林表示,得利寺镇暖棚大樱桃的品质及安全均有保障,虽然行情暂时不理想,但销售顺畅,一些连锁超市的采购商在切实做好防疫防护的前提下,正在积极进货。
C
未来行情尚未明确
由于大连设施大樱桃集中成熟上市期尚未到来,因此,当前的行情还不具有代表意义。“预计3月初之后,大连各地区的暖棚大樱桃将陆续进入集中成熟期,那时的行情才最为关键。”业内人士表示,届时,疫情防控形势、消费市场恢复程度、供需关系、物流快递保障情况等等,都将成为影响大樱桃行情走势的重要因素。
“现在就断言今年大连设施大樱桃种植户究竟是赔是赚,还为时尚早,毕竟未来的行情尚不够明确。”许德林说,不过,有一点应该是确定的,今年,那些一味“抢早”的暖棚大樱桃种植户确实失算了,他们中的一部人恐怕要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