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大连128万志愿者在行动。在大连市文明办的倡议下,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集体行动,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束光,会聚到一起就是雷锋精神闪耀滨城的光芒。在3月5日学雷锋日到来前夕,记者采访到了曾在“雷锋团”担任三连二排排长的李和平,他现在是沙河口区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期间连续23天坚持到社区做防控志愿者,拇指磨出血泡,贴上创可贴继续工作。
他是“雷锋团”老排长
把雷锋精神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3月2日,由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李大为老师指导,赵梓君、张珈伟、周恩惠、焦娟娟等共同创作的纪录片《初心不打烊》正式上线,影片讲述的是曾在“雷锋团”担任排长的李和平坚守初心自觉践行和传播雷锋精神的故事。在3月5日学雷锋日到来前夕,记者也采访到了纪录片的主人公李和平。
雷锋生前所在团被社会各界亲切地誉为“雷锋团”。1995年5月,李和平离开原先部队前往“雷锋团”担任三连二排排长,后来他转业到了地方,在沙河口区文化馆工作,担任沙河口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部队锻炼了我强健的身体,雷锋精神塑造了我美好的心灵,在雷锋团工作的那段时间,我的精神世界迅速强大起来,那里有代代传承的雷锋精神,那里有培育人成长的丰厚土壤。”说起离雷锋最近的那段时光,李和平思绪难平,他说在雷锋团,雷锋精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最让他难忘的是刚到“雷锋团”报到的那一天,刚下火车,背着大包小包的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一辆车在他面前停下了,开车的战士说他正好是“雷锋团”的,顺道就捎他回去。“这不是雷锋电影里的镜头吗?”到“雷锋团”后,李和平终于知道了,雷锋精神不光在电影里,更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在每一名战士身上,雷锋精神深深地烙在了李和平心中。
来到沙河口区文化馆工作后,李和平把雷锋爱岗敬业的精神带到了岗位上,早来晚走是常事儿,他还积极组织各种文化调研和文学采风活动,从自己工资里挤出钱给部分老会员订阅报刊,经常自己搭着钱举办各类文化公益讲座和“弘扬雷锋精神”讲座。
他更是社区防控志愿者
拇指磨出血泡,贴上创可贴继续坚持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人们看到了许多英勇无畏的逆行者,他们是心怀仁术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把守城市大门的护城人,他们是日夜兼程的运输司机……工伤九级伤残在身的李和平也挺身而出,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雷锋团”的一员,在面对困难时,必须要冲在第一线,主动加入到了志愿支援社区一线防控队伍里,风里来雨里去,顽强地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
从2月10日开始,李和平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来到黑石礁街道,成为社区防控点的一员,先后辗转了三个社区,在多个值守点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3月4日是李和平坚持到岗的第23天,早晨5点40分就从家里出门了,要倒两遍公交车才能到达防控点,为此他调整了自己的生物钟,每天晚上9点之前就早早地睡觉了。
李和平和其他社区网格员一样,每天坚守在岗位上。车辆登记时,司机怕笔和本会交叉感染,李和平就拿起本和笔往返于驾驶室和车辆前进行逐项核实登记,每进出一辆车都要挪动两次防护栏,左手拇指磨起了水泡,他挑破后贴上创可贴,继续认真做好进出人员及车辆的盘查登记和测量体温工作,为滨城市民筑起了安全防线。
“爱心人士送来热乎乎的露露,还有五谷豆浆,让人心里暖暖的……”2月23日这一天,李和平和网格员们被社区居民的善举感动了。晚上他跟家人说,一样的战疫,不一样的战线,医护工作者和死神赛跑,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有了千千万万市民和值守一线防控人员的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病毒。
李和平坚守社区岗位的事迹,感染了身边的人。一位朋友给他留言说:“你是我们志愿者的前行人,你今天的前行,便是我们未来奔走的模样。”
他还是文化工作者
从防控一线吸收营养,以笔为枪抗击疫情
李和平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文化工作者,手中的笔便是他强大的武器。白天,他是社区一线的“抗疫”志愿者,晚间回家就把当天的事情整理下来,构思创作成文学作品,一个月来,先后创作10余篇抗击疫情的作品,在多家媒体平台发表,鼓舞着支援一线志愿者的抗疫信心和决心。
早在1月30日,李和平就在沙河口区开展了“防自我保家园”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号召作家们在非常时期担当起使命责任,充分利用宅在家里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以文学的力量,加入到这场全民皆兵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攻坚战中。
征集活动发起后,得到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诗歌、散文、小小说200多篇,多篇作品先后在省、市、区党政群公众号和网络上发布,更大化地激励着抗疫者们的斗志。
为减少人员聚集,搭建展示平台,激发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李和平每天晚上都会收集整理会员作品,进行精心编辑并寻找合适平台推荐发表。他还将部分高质量的作品发到银河阅读中文网、专工委朗诵沙龙群、吟诵悦生活等朗诵群中,供艺术家们阅读,进行线上朗诵交流,传递给广大市民和网友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采访的结尾,李和平说:“纪念雷锋,最好的方式就是像雷锋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雷锋一样行动起来,行动是最美的语言。”3月5日这一天,李和平会到西南路社区苏州街值守点继续他的社区志愿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向雷锋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