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改变了2020年初很多人的生活,如今万物开始复苏,但是很多受创的行业依然留在“冬天”,一时难以“满血复活”,比如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装、健身、旅游以及教育培训等等。
疫情中,有一句名言“你如何度过疫情,就如何度过一生”,俗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哲学上所谓“危机”是“危难”与“机遇”相生相伴,于是我们会发现,在身边,有很多人在努力地坚持和探索求变,记者采访多位遭受疫情影响又在努力自救的大连人,在倾听他们烦恼的同时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自救故事。
困与局
宅家已50天的健身教练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春节过后,王子刚应该在为公司做第三个月的预售,他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从业资历,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提成。然而疫情不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而且在越来越多临近店铺开门的情况下,他所在的健身行业仍然在等待消息。
如今,王子刚已经在家宅了50天,而且自春节之后夫妻俩都没能往家里拿一分钱,有同行已经兼职微商或转行,但是王子刚没动心,他每天开车送爱人去上班,买菜做饭,陪孩子上网课。但是只要到了上午10点,王子刚会准时拿出手机登录直播,带着自己的学员一起健身锻炼。
和很多健身馆疫情期间对会员放任不管不同,王子刚所在的品牌健身馆在疫情期间研发了线上课程,将线下内容搬到了线上,这种打卡方式对于宅久了的人来说还挺受用,会员们的参与度很高。除此之外,王子刚每天还会额外拿出45分钟做功能训练,以备在健身行业被准许恢复营业后能以最好的状态恢复工作。
转战线上却"偃旗息鼓"的服装加盟商
和王子刚的乐观积极不同,经营服装品牌的楚月已经连续四天没有在朋友圈中发布关于服装直播的信息了,“在此之前已经鲜有好友互动,交易为零,担心再发下去会招烦被拉黑。”楚月说。
楚月经营三个中端少淑服装品牌,分布在大连市内和金普新区的三个大型商场。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春节之后的冬装断码打折以及情人节会迎来一股销售小高峰,然而疫情来袭商场鲜有人至,她的三个品牌店里除了店员极少有顾客出现。
从2月7日开始,她所经营的三个品牌所属的公司陆续拿出转战线上的方案,先是公司拿出特价款进行秒杀清仓,到后来对于新上市的春装,公司雇用专职模特进行穿搭直播。
一开始因为是前所未有的特价,会员顾客很积极,销售量确实不错,但是很快楚月发现尽管新款拿出了比同期低不少的折扣价,但是交易量持续下滑,从最初的日销售2000元很快降到了0。
“肯定比不上在实体的经营效果。”楚月的观点似乎与外行人预计得并不一样。她说尽管在不停地发展微信好友,但是微信广告面对的目标客户总是有限的,不像商场的客流那样都是有采购计划的,而且线上没有穿搭体验也无法刺激顾客的消费冲动,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很多人都减少了出门和聚会,同时收入也受到了影响,这段时间对衣着的需求跟着显著降低”。
原材料和闭店双重损失下的中餐厅老板
与个体相比,作为老板的王洪生面临的压力和思考的东西更大更多,他经营的日月昇渔家菜馆经过14年的深耕,在大连已经拥有11家门店,员工超过500人,其中经营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的有6家,这既是实力的象征,疫情之下也是压力的代表。
春节期间,原本是餐饮行业传统销售旺季,年夜饭以及初二至初六的聚餐都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为了应对“销售井喷”,也是鉴于年后的原料市场供应不足,餐饮行业都会在春节之前将原材料准备充足。5000斤黄瓜、2000斤山药、800条鲤鱼、2040斤大黄花、4200斤鸡蛋,这是王洪生11家店储备的部分原材料。
疫情之下,餐饮业遭受重创,无人能全身而退,但和同行比起来王洪生反应较快,他在大年初二就做出了全部闭店的决定,比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令的时间还提前了两天。这个决定的背后,王洪生说主要是出于对经营风险和员工安全的考虑。
闭店之后大部分员工回乡,剩下的则主要负责处理储备的原材料,由于着手较早,这一块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虽然仍有损失,但是比王洪生自己预料得要小,且这部分损失动不到根本。
宅家的日子,王洪生开始整理思路,他说如果复盘一遍,自己还是会有同样的考虑,但是在做决定时会选择将原材料分散到11个门店去销售,这样比集中在一个点效果要好。另外,他会选择每个门店留一两个厨师,将半成品做外卖,这样更有利于止损。然而复盘的设计再美好,也是徒劳,所以王洪生思考更多的是该如何自救和突围。
思与变
疫情倒逼的痛感成了最硬核的动力
王洪生发现,疫情之下无人上街≠无人消费,只是“消费”的场景变了。每天宅在家里的人们除了刷手机娱乐外,还在线上“逛街”采购。宅经济之下,线上活力得到了激发。
在经过一番准备后,3月5日,日月昇渔家菜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一条“五一广场店开启外卖服务”的通知,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将通知点对点发送给会员。
王洪生坦言,如果不是这场疫情,自己不会考虑走外卖路线,因为在之前自家的堂食生意足够红火,疫情之下不等不靠,变通自救这是生意人的本能。
由于从未涉足外卖,和其他本身有外卖份额的中餐厅相比,王洪生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营业以来,每日的销售份额与运营成本达不到平衡点,但是王洪生仍然决定继续做下去,既是为之前忽略线上经营“补课”,也是为其他门店开张经营铺路。
在王洪生的计划中,疫情结束后会选择双线并进,他对自家菜品有信心,相信很快就会打开线上市场。与此同时他表示餐饮行业在一年中存在淡旺季,在一天中存在淡旺时间段,“做好外卖,还能对这些时间段有所补充。”
在外卖之外,王洪生考虑更多的则是餐饮行业的新零售——线上线下食材、半成品销售、食品零售化。事实上在疫情之前,新零售的想法已经在王洪生的脑海中萌生,如今疫情倒逼的痛感,成了最硬核的市场动力。
王洪生说,咸鱼、虾酱、鲅鱼、渤海刀、鱿鱼以及海菜包子是自己的特色,如今他已经将这些前置于店面入口显眼位置。采访时,一位打包外卖的顾客同时买走了两条鲅鱼,这位顾客说同等大小的鲅鱼当天自己在市场上看到的价格是20元/斤,而这里只需要19元/斤。
王洪生说,由于自家店中的鲅鱼饼子是特色菜,所以他储备下100万元的鲅鱼,这样的采购量给他带来了议价权,能做到比市场价低,而且他采购的都是冷水期的鱼,这个时候的鱼肉质厚口感香。价更低、物更优,有体验,他认为这是自己能够做新零售的优势。
在王洪生眼中,这场疫情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机遇,决定留下来的人就要面临商业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他说自己决定要把新零售做起来,之后再争取向“随手礼”迈进。
对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带来的机遇保持乐观
“它会加速行业洗牌,疫情之后一些实力较弱的健身房会退出市场,已经混乱多年的健身行业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王子刚说。
虽然不用操老板的心,但是对于一个在行业坚持十多年的健身教练,王子刚已经具备了敏锐的市场走向洞察力,他也认为这场疫情对于健身行业来说既是危机又是机会,这也是他保持乐观心态的原因。
另外一个让他觉得充满信心的原因在于,疫情之后,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的观念会更加深入人心,消费群体会有所增多,对于像他所在的品牌健身馆来说会吸引到更多客户资源,这是他的判断。
对于疫情期间将线下课程转战线上的举措,王子刚认为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它会像教育培训行业一样,待疫情结束之后会重回课堂,毕竟对于这些行业来说,面对面的效果远高于隔着屏交流。“不过,这其间的线上课程在帮助会员辨别企业的实力和专业度方面作出了贡献。”在王子刚看来有必要开发优质线上课程作为一种补充或者会员福利。
在战“疫”中练就一副“铠甲”的决心
“一场大寒冻住了春华,大寒已过,再挺一挺,相信暖春很快就到了。”楚月这样安慰和鼓励自己。
与楚月的“偃旗息鼓”不同,来自淘宝网的公开数据显示:2月以来,每天都有3万新商家入驻淘宝转型线上;淘宝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倍,新开播场次同比涨110%。很显然商家转型线上是大趋势。
最近,楚月一直在思考原因,她发现自己经营的三个女装品牌,虽然属于不同的公司但是出现了同样的困局,而这三家公司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加盟模式,公司之前在线上并没有存在感。这导致品牌知名度低,粉丝群体较为狭窄缺乏黏性,疫情之下当众多店铺转战线上时,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设计感来说,这三个品牌都缺少核心竞争力,泯然众人矣的结果并不意外。
这让楚月意识到,尽管服装行业的在线经营已经很成熟,但是具体到个体想要从线下搬到线上并打开局面,并非复制粘贴那么简单。
店面租金、员工工资、商场扣点,综合下来楚月每天都是亏损的状态,但是她选择坚持。楚月说从比较实际的角度,如果此时退出,品牌加盟费以及交给公司和商场的保证金,都将付诸东流,这是数十万的损失。而另一点,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生意的,现在退出去接下来还是继续做这一行,如今已经不知不觉卷入一场变革中,只有去尝试打一场翻身仗,才能有机会获得一副铠甲去应对其他不可预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