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报告病例增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
本次爱国卫生运动
与以往有何不同?
垃圾爆桶、堆存、过夜问题
如何解决?
……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3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次集中发布。
邀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赵作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处置组成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海冰,市住建局局长马成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毕泽贺,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梁春波出席发布会,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8号令进行详细解读,介绍我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副总指挥
大连市卫健委主任 赵作伟
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应急处置组成员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张海冰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局长 马成恩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毕泽贺
大连市城市管理局
局长 梁春波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
甲肝报告病例增多
考虑为食源性导致
目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全球疫情的变化,我市外防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增加,各种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仍不能放松。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8号令要求,本次爱国卫生运动共由9个部分组成,概括为“开展8个行动”“营造1个氛围”。
↓点击查看↓
第8号令
我市每年集中时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本次爱国卫生运动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爱国卫生月定于每年四月,我市每年都制发方案,组织开展全市性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体看,本次爱国卫生运动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开展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环境卫生的工作思路,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决心。
主要有以下特点:
内容上更有针对性。注重为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生活、购物、交通及居家等防范疫情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卫生整治,发动全民参与清洁家园,把具有强大动能的群众运动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具体行动。
阶段任务明晰。从即日起到行动结束,共分清脏治乱、清理整洁和干净优美等3个阶段,阶段任务、工作目标和落实责任明晰,持续、递进地推进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活动范围更加广泛。整个专项活动涵盖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工作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市场环境卫生清理行动、公共交通及窗口单位环境卫生清洁行动、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海洋及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家庭环境卫生洁净和疫情防控科普宣传行动等专项行动,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构筑基层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氛围,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据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将采取联合督查和暗访检查等形式,对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
近期,庄河市甲肝报告病例增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
庄河市一直是我市甲肝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截至目前,庄河市病例高度散发,且呈现西南沿海地区高发、北部山区低发的特征,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研判,庄河市目前为低流行状态下的小幅波动,考虑为食源性导致,主要为当地居民喜欢生食贝类小海鲜的生活习惯所致。
如何有效遏制甲肝流行趋势?
我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庄河市甲肝发病数目前已呈下降趋势。
● 科学研判分析,查找传染源。我市迅速成立了市级疾控专家组,并邀请国家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制定方案,细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依靠专家力量科学研判。组织开展庄河甲肝流行病学调查、与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合作开展庄河入海口等重点海域海水监测、与丹东市共同进行地区联合调查等一系列措施,追查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 加强病例救治,严格院感管理。我市成立市、县两级甲肝诊疗专家组,严格按照甲肝诊疗和院感防控要求开展诊疗活动,对患者协同会诊,确保病例均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 建立免疫屏障,阻断甲肝传播。疫苗接种是阻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市县两级政府为甲肝疫苗接种提供优惠政策,提升甲肝疫苗接种率,保护易感人群。庄河市由乡镇党政领导带头,鼓励机关干部、村屯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辖区群众接种甲肝疫苗,目前已有万余人预约接种,庄河市已经设定25个疫苗接种点,保证百姓接种需求。下一步,市县两级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扩大重点人群接种率。
●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防病意识。向市民、企业以及餐饮经营单位广泛开展甲肝疫苗接种、防治等知识宣传普及,指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生食贝类小海鲜。庄河市还通过领导干部包村、走屯入户等方式,使甲肝防控宣传工作全覆盖。庄河市教育局通过微信群下发宣传材料,组织老师积极宣传甲肝防控知识,达到家喻户晓的良好效果。
● 加强联防联控,强化监测监管。经过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庄河市居民喜食贝类小海鲜,且生吃比例较高,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海洋生物及环境管理等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海产品上市种类、数量、销售以及近海环境监测等工作。
● 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环保、水务、卫生健康部门分别加强了水源、水厂、末梢水水质监测,严防饮用水水源污染。
● 加大环境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积极做好水源环境的保护和垃圾、废弃物日常监管。
● 建立长效机制,开展重点地区全人群监测。邀请国家及省级专家共同开展庄河地区甲肝高发原因分析,将甲肝由目前的重点人群监测管理模式全面升级为全人群监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科学有效降低我市甲肝发病率。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
完成“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
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几项重点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农村污染防治
通过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一村一策”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全面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到年底全市17%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实现收集处理。
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4月5日前开展核查,实现台账的动态管理。5月22日前,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配合农业部门开展规模畜禽养殖粪污整治工作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整治工作进度。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开展新一轮农用地周边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
加强水质监测与水源全过程监管,加密监测水源水质,水质出现异常时,及时通报情况,协同开展排查应对。
开展县级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成“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组织排查保护区内环境问题,制定整治方案,逐步推进整治工作。
组织开展水源地及上游河流垃圾清理,引导全民参与水源保护工作。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行动
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继续以海滨浴场、滨海旅游区等为重点,开展海滩垃圾清理整治。
开展黄、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等工作。以入海排污口整治为重点,开展陆源污染治理。
加快推动入海排污口重点问题的整改进度,基本完成渤海区域问题整治工作。
编制《2020年大连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2020年大连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处置操作规程(试行)》,将全市医疗废物分为高感染性医疗废物、发热门诊和隔离区(点)医疗废物、农村地区医疗废物、海岛地区医疗废物、其他医疗机构一般医疗废物等五类。按照“全区域全覆盖、全过程全监管、重点地区重点保障”的原则,对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年内完成所有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结合自身职责,市住建局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将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即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所有920个行政村,90%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完成23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任务。
进一步健全农村保洁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洁制度、保洁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等制度,配备足够的保洁员,保洁员要佩戴标识上岗,村庄保洁体系基本建立,保洁工作进一步向常态化、规范化迈进。建立保洁经费使用跟踪制度,确保保洁经费下拨到村,发挥保洁经费应有的作用。
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村庄要按需配置垃圾箱、桶等,保证分类后的不可处理垃圾有容器收集。加强垃圾转运,各地统筹运输车辆,保证需外运的垃圾能够定时定点得到清运。探索终端处理多元化,中长期按照三年规划,加快处理设施建设,近期要广开渠道,适时引进各类处理设施,解决当前垃圾处理问题。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推广新宾“五指分类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农户50%以上垃圾实现就地处理,不断减轻运输和处理压力。要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包村包户制度,确保不漏一村一户。制定垃圾分类奖惩措施,年底前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大力推动各类专项治理工作。
▼ 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清根”行动。仅去年一年,清理积存垃圾500多万立方米,目前村庄及周边已无较明显的生活垃圾堆积。下一步,积存垃圾清理活动将向角落、向隐蔽区域延伸,并进一步加强管控力度,年底前将积存垃圾逐步清理干净,并加大管控力度,防止出现反弹。
▼ 持续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全市共有500立方米以上的非正规垃圾点166处,去年以来已经完成143处,今年将全面完成剩余23处点位的整治,确保年内完成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任务。
▼ 大力推进渤海攻坚战。推进涉农地区海滩垃圾的治理工作,落实“海上环卫”方案,加强海上垃圾治理工作;落实“河长制”,加大对农村区域入海河流治理和常态化管控力度,防止垃圾入河入海。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相对城市而言,医疗卫生条件薄弱。市农业农村局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同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全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计划分5个阶段开展:
全面宣传发动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出台我市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实施方案,各涉农地区依据方案制定本地区工作计划,启动“宣传日”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集中清运垃圾
集中力量清运村庄周围、集贸市场、道路沿线、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塘沟渠等疫情期间积存的垃圾,开展牲畜棚、畜禽养殖场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村庄整洁有序,水体清洁畅通。垃圾收集容器完好无破损,新产生的垃圾规范有序堆放收集。
提升村容村貌
动员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广大群众齐上阵,共同清理电线杆、墙体上的野广告,清理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摆乱放,清除杂物堆、柴草堆、渣土堆、粪污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保持村屯公共区域干净无死角,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整治庭院环境
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的要求,清理卫生死角、保持户厕清洁、强化畜禽养殖管理、清扫畜禽粪污等,实现室内窗明几净、庭院干净优美。
建立长效机制
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发扬成绩,进一步探索建立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主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共同打造文明美丽的城乡环境。
大连市城市管理局
五大行动迎接美丽春天
结合正在开展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市城市管理局拟制了城市管理系统工作落实方案。通过城市大扫除、市容提标准、垃圾及时运、设施洗干净和窗口树形象五大行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共同努力,为全市人民迎接一个干净、美丽、安全的春天打下良好的市容环境基础。
城市大扫除,集中力量,发动群众,进行环境治理。
以卫生管理薄弱区域和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为重点,全面治理偏街背巷、老旧小区、景区公园、海岸线、城乡结合部、边坡沟渠、铁路沿线等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白色污染等问题。
市容提标准,突出重点,做好重要区域扫保作业。
抓好城市主次干道、景观地段、公共广场、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管理,提高道路洗扫作业频次,保持37个垃圾中转站、9600个垃圾待运点、260座公厕、21处地下通道等重要点位卫生整洁,同时做好设施消毒工作。
垃圾及时运,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转运管理。
集中整治垃圾爆桶、垃圾堆存、垃圾过夜等问题,加大生活垃圾收运频次,缩短生活垃圾滞留时间,由原标准每日一清,调整为每日两清,重点区域每日四清,做到垃圾不存留,并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对医院投放的一般生活垃圾要加强检查,严禁混入病房垃圾、医疗垃圾。对实施防疫管控的居民小区,属地环卫主管部门要及时做好垃圾收运对接工作。
设施洗干净,组织开展建筑立面及市政公用设施清洗。
对临街陈旧破败、污损的建(构)筑物立面,及时进行维护修缮、清洗整理,确保外立面干净整洁,外墙及附着设施牢固安全。全面开展对道路声屏障、公交候车亭、阅报栏、城市导航员及各类箱体的清洗保洁。
窗口树形象,持续开展“两站一场”、公园广场的环境整治。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责任到人,重点开展对“两站一场”、全市73处公园及社区广场等区域清除环境卫生死角及地面痰迹、口香糖等污物,及时清运垃圾并及时进行消毒作业。全面清理整治流动摊贩、非法揽客以及非法营运车辆等人流聚集问题,对不戴口罩的行为进行规劝,确保人群不聚集,不密切接触。
市城市管理局建立全过程检查机制,成立专门的检查督导组,以高标准的要求来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和落实。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和单位予以通报,从3月16日开始,实行日检查、周通报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