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咋处理?
长期欠薪怎么办?
春耕时节农资企业如何尽快复工?
……
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行动
依法严惩非法猎鸟行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大连法院公开宣判了两起非法狩猎案件,两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非法猎鸟的被告人均构成非法狩猎罪,判处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判处被告人许某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
法院经审理查明
2019年8月,被告人周某在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庄河市城山镇等地区采取张立鸟网挂鸟的方式非法捕猎野生鸟类,并以此销售获利,短短十几天时间,周某捕获的野生鸟类就达百余只,其中包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野生鸟类黄胸鹀等。
2018年7月,被告人许某某持网具来到大连市普兰店区沙包街道办事处北周桥沙场附近的杨树林内,架网捕获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黑尾蜡嘴雀2只,欲销售牟利。
法院审理后认为
被告人周某、许某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狩猎罪。
被告人周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理。
被告人许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且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其主动缴纳公益赔偿款,可酌情从轻处罚。
金普新区司法局在行动
帮助58名工人讨回工资
疫情防控期间,金普新区司法局王国辉调解工作室发挥调解工作优势与人民法院积极配合,帮助58名工人讨回工资。
据了解
被告某公司因改制原因,欠工人工资200余万元三年之久,100多名工人多次到金普新区劳动仲裁部门和金州区人民法院上访、诉讼,现该案件早已进入执行阶段。但被告某公司已不生产经营,无资金来源,无法解决工人工资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王国辉调解工作室主任王国辉与被告方多次协商调解,并在做好防护后深入现场调解。经过耐心细致地工作,被告方负责人现已给58名工人工资结清,还欠工人121万元工资已经在被告账面,待疫情结束后,马上将剩余工资全部付清。
大连市文化馆在行动
1231个文艺作品助力抗疫
疫情防控以来,我市各级文化馆共创歌曲、诗歌、散文等1231件作品。各级文化馆线上培训次数56次,展览次数12次。用抗击疫情作品展示鼓舞战“疫”士气,用文艺的力量传递真情。
开展了“我们在一起”——抗击疫情征稿活动。目前已收到300余个相关作品,已推出作品展30期,展示精品作品110余个;
推出“宅享文化年”系列活动。1月31日起在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宅享文化年”栏目。以大连数字文化馆平台为依托,让市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文化资源;
“掌上文化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出“线上群星讲堂”,让培训“不打烊”。开展远程辅导,在线上给予点评和辅导。推出非遗云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推出“公共文化超市”栏目,提供近2万分钟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大众摄影、戏曲曲艺等视频资源;
创新推出“云看展”形式。线上“非遗人全力以赴 共同战疫”非遗作品展人气颇旺。“三八”国际妇女节还推出了“真美合一”大连女画家作品线上展览,充分展示我市女画家的艺术风采。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在行动
为农资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疫情防控和服务农资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为全年丰收打牢基础。
对当前农业生产重点产品化肥、农膜、农用机械等生产企业建立专人负责、点对点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20家化肥工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复产达50%,8家农膜生产单位100%复产,50余家农机具生产企业复产超过40%。
确保复工复产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督促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好原材料采购检验和产品出厂合格检验等关键质量点控制。加大对化肥等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力度,严打不合格产品流入春耕环节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积极对接省局主管部门,对一家新办工业生产许可证化肥企业及时开展现场审查,服务企业及时通过审查、及时投产。
严查不法操纵、垄断市场价格、串通涨价、欺诈、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通过从源头上促进企业复产达产,加大市场供应,促进销售良性竞争。目前大连市化肥、农膜、农机及其配件等产品暂无哄抬物价现象,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要求各单位加强场所消杀工作,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上岗操作,自觉检测体温,做好自我防护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