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机场改造的海关留验区
文/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唐枫
本报讯3月25日18:26分,自首尔仁川机场起飞的CA126航班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该航班作为大连第一入境地的分流航班。
6小时41分后,当机场通知旅客可以放行,不少人很吃惊,因为在其他城市这个流程一般需要八九个小时,有的甚至十几个小时。“有旅客激动地跳了起来!临行前,当班机组工作人员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大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曰承一直记得那个场景。“这不是我们哪一个单位的成果,而是从市政府、海关、边检到机场保障、航空公司配合。”26日记者走进大连机场,深入机场海关、入境点分流一线,感受这样一群人,从事着有温度,更有速度、零差错的“战斗”场面。
@
机场海关:“战场”一般的流水线作业,必须做到零差错
3月22日,民航局、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移民局联合发布《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公告(第2号)》,决定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均须从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大连作为12个指定第一入境点之一,大连海关隶属周水子机场,承担部分自韩国起飞前往首都北京航班在第一入境点的卫生检疫及行李物品监管任务。
3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新开辟的分流航班旅检通道。“我们现场配备40多名工作人员。”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副关长张红兵向记者介绍了旅客到港后的流程:旅客需在飞机落地前完成健康申明卡的填写,飞机抵连后,海关人员开始登临检疫,实施体温检测,同时开展医学巡查;分批次引导旅客进入旅检通道,再次实施二次测温,对所有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高风险人群及有症状者,及时转运定点医院诊治;对密切接触者移交地方政府指定部门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飞机、可能被污染的行李物品等消毒,必须做到零差错。
目前,大连海关对所有境外来连航班均严格实施100%登临检疫。严格实施航空器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口岸检疫措施,确保无缝对接、闭环运作。”
“因为飞机上不能饮食,不少乘客下机时已经快虚脱,我们在流程上尽量争取时间。”张红兵告诉记者。测温,取样小跑送检,机场海关人员在时间与速度间赛跑,他们常常汗流浃背,甚至内衣已经湿透,直至虚脱……
@
大连机场的速度和温度
大连机场将一楼国际出发层改造成海关留验区,面积400多平米,设置了11间留观室和21张调研台,配合海关设置了测温等设备;二楼一半面积配合边检做出双通道,设置了入境边检台、服务标识等。这些改造工作在48小时内改造完成。“为确保分流航班监管工作平稳有序,缩短旅客转机等待时间,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国际远机位大厅完整建设一套符合入境卫生检疫要求、用以保障分流航班的专用通道,与原旅检通道完全分离,航班交叉时间段,确保双作业面并行运作。
3月25日大连机场迎来国航自首尔仁川机场起飞的CA126航班,作为大连第一入境地的分流航班,该航班载客94人,当天18:26落地后,从降落到起飞整个过程用时6小时41分,所有流程在市政府相关部门、驻场单位、卫健委以及海关、机场、空管、航油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下完成。
“我们除了要为旅客争取时间,还要提供好的服务,有乘客很感动,因为我们机场工作人员半夜还不休息,为旅客发放餐食,饮品,他们许多人都是数小时没有吃东西。”王曰承说,这些乘客感受到了咱们大连机场的温度,咱们大连人的温度,这些深深的记忆,是对机场人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