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有多远?是武汉与大连2000公里的驾驶距离,是60多个日夜的牵肠挂肚,还是严峻形势下的艰难逆行?在过去2个多月里,700万大连人见证了一次次出征,目睹了一幕幕别离。
546名白衣战士终于“一个都不少”的归来,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为大连医疗队支援湖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我们梳理这60多天里载入历史的一幕幕,重温那一个个关于爱与奉献的镜头。
出征
1月26日1小时内700人报名驰援湖北
1月25日下午,大连市卫健委下发通知,召集第一批队员加入辽宁医疗队驰援湖北,1个小时内,仅7家医院就有近700人报名,最终确定了第一批17人名单。1月26日大年初二清晨6点,17名医护人员随队出征,驰援武汉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其中6人在江北院区ICU工作,另外11人在济和院区工作。
2月2日 大年初九18名医护赶往武汉
2月2日9时47分,来自大连7家医院的18名队员乘坐高铁急速赶往沈阳,13时许大连医疗队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与辽宁队会合,当日到达武汉。他们把守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被临时改造成新冠肺炎重症及急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是与疫魔交锋中最危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与李兰娟院士并肩作战。
2月8日 元宵节500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
2月8日下午,大连市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立即集结5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大连赴武汉援助医疗队,驰援雷神山。短短4个小时,大连市20家医院共同参与,快速组建了以呼吸科和急诊科为主的医疗队。19时许,大连医疗队全体成员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2月9日凌晨抵达武汉。
上阵
2月12日 大连医疗队入驻雷神山医院
2月12日大连医疗队首批队员入驻雷神山,当天17时30分迎来首批患者,冲上战“疫”第一线。
在入驻的前夜,医疗队队员、大连市中心医院崔文权医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大家去了雷神山,很多队员担心工作时要戴护目镜、口罩,穿隔离衣,耳音不是特别清晰,再加上武汉很多老人是不说普通话的,队员们想学学武汉方言。于是我找来了我们医院湖北籍的何声秀主任医师教大家湖北方言。何主任说一遍,队员们跟着读一遍,模仿着语气语调。为了更好地与武汉患者一起抗‘疫’,我们拼了!”
2月14日 雷神山医院32个病区交付使用
2月14日晚,雷神山医院全部32个病区的1600张床位全部正式交付使用。这其中的17个病区780张床位由来自辽宁的医护人员陆续接手。当天,进驻武汉雷神山医院的辽宁医疗队1013名医护人员,全员上岗,集中开放10个病区,达到收治400名患者的能力。
2月15日 央视采访辽宁医疗队
央视记者对在雷神山医院开展工作的辽宁医疗队进行了实地采访,辽宁支援雷神山医疗队指挥部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英辉介绍收治病人、设备等情况。他说:“在确保我们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情况下,实现总书记说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
战绩
2月18日 首批武汉雷神山医院确诊患者出院
2月18日中午,武汉雷神山医院,首批2名符合出院标准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据了解这2名出院患者年龄分别为83岁和72岁,分别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和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负责救治。
截至2月18日22时,辽宁支援雷神山医疗队分管的17个病区全部开放接诊。
3月1日 全国最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3月1日上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负责的A10病区,全国年龄最大的98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胡汉英从武汉雷神山医院治愈出院。
和她一起出院的,还有她54岁的女儿丁女士。丁女士感激地说,大连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对她们母女俩像亲人一样关心,老人开始入院时,吃不进去食物,也是医护人员拿自己的牛奶给老人喝。截至3月1日雷神山医院已经累计出院近200名患者。
3月22日 雷神山医院首例孕妇患者康复出院
“我的宝宝就快出生了,不知道是男宝还是女宝。等宝宝出生后的人生第一站一定是去大连,去看你们那里的大海。”3月22日下午两点,A2病区27岁的孕妇小琪(化名)出院了,她是雷神山医院首例孕妇患者。
截至3月22日,雷神山医院康复出院患者累计达1349人,樱花已开,曙光在前。
凯旋
3月16日 援鄂医务人员分批撤离启动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各地要及时足额兑现防控一线人员补助。制定方案,组织滞留在鄂在汉外地人员及滞留在外湖北籍人员返乡,组织援鄂医务人员分批撤离。
3月20日 大连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7名队员抵连
3月20日早上,大连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7名队员,与辽宁医疗队其他队员共137人,搭乘包机返回沈阳,大连市政府派出车队迎接。19:00左右车队进入市内,20:00左右队员们抵达市委党校,开始集中休整。在55天的战斗中,他们共收治患者170余人,出院80余人,另有病情好转患者转至其他医院继续治疗。
3月26日 大连第二批白衣勇士进入休整期
3月25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四病区病人全部转出集中管理,意味着守在这里的辽宁医疗队医护胜利完成了任务,可以回家了。当日上午8时,队员们最后一次穿好防护装备进入病区,转运患者、清理物品、消杀房间。
3月26日起第二批队员开始进入休整期。截至3月26日,辽宁支援湖北重症医疗队共计负责救治患者129名,已有118名患者治愈出院或转雷神山医院,剩下11名患者已转到其他病区继续治疗。
3月30日 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全部返连
3月30日,大连援鄂医疗队余下所有医护人员将返回大连,大连航空5架包机编队飞行,接“白衣英雄”回家!
这些镜头每一次回看都很感动
勇敢
2月10日,5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大连市中心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心脏外科副主任庄熙晶顶着一个“大光头”出现在酒店大堂,一起“光头亮相”的,还有中心医院驰援湖北队伍中的另外几位医护人员,甚至本来长发飘飘的护士也变成了齐耳短发。他们说:光头“出征”,让病毒“寸草不生”。从剃光头到长出新发,一般需要一到两个月,我们希望能在这段时间里彻底击败新冠病毒,病毒不灭,我们不退!
果断
2月18日深夜,在开诊5个小时的雷神山A4病区,一名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持续呼吸困难、低氧状态。值守的医护人员决定将其转入ICU行有创通气。23:20医护人员将病人护送出舱,5人手推平车在夜路中一路奔跑,路途中布满水坑、泥坑和建筑垃圾,需要经常抬起平车,蹚过齐脚踝深的水坑,踩着泥坑越过障碍;再加上护目镜起雾,完全看不见脚下路况。身着装备,他们运动起来更觉呼吸困难。但是救人是第一位,医护人员完全顾不上这些。约零点,将患者平稳送入ICU,此时,5名医护人员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坚强
2月25日22时55分,刚从污染区查完房出来,大连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队员、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生崔文权接到家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噩耗,老父亲快不行了……病区走廊尽头,一个坚强的背影低下头,双肩强压却控制不住地轻轻抖动。不一会儿就走回来的崔文权,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那天晚上又是忙到次日凌晨。“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也没能料理他的后事,可能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但对支援武汉这件事,我不后悔。”崔文权说。
乐观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大连的医护人员们用涂鸦把病区内原本清冷的走廊变成了一条温馨的文化长廊。海蛎子和热干面的故事、跨海大桥与武汉黄鹤楼、挂着听诊器的钟南山院士……一组组可爱的卡通涂鸦,让雷神山医院紧张的救治气氛轻松了不少,也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温暖
“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3月2日,在雷神山B3病区,两位特殊的治愈患者在出院前用手语舞着“谢谢你”向大连医护人员致谢。这两位患者都是聋哑人,一位是88岁的喻大爷,一位是56岁的赵女士。
2月18日,两人进入雷神山医院接受治疗。为了突破交流的难关,当护士们知道做保洁的志愿者懂手语后,便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果断的决定:全体40名护士组团学手语。当护士们第一次用并不标准的手语比出“你们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治疗,我们站在你们的身后,我们爱你,你真棒”时,喻大爷和赵女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雷神山大连病区关舱
3月28日18时许,武汉雷神山医院,大连医疗队接管的8个病区,全部关舱,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截至3月28日18时,大连驰援武汉雷神山医疗队,累计收治509人,累计出院4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