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款名为“守望者”的智慧防疫机器人在大连机场航站楼投入试运行,主要用于智能消杀和体温检测。大连机场方面正根据航班运行实际情况积极部署和调试该智能机器人,不久后“守望者”即可正式上岗。未来还将继续部署4台消杀机器人,覆盖国内和国际自由区、隔离区。大连机场今后也将应用更多科技手段助力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乘机环境。
疫情发生初期,大连机场就希望以科技手段加大防疫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升疫情防控效率。鉴于当前防控形势,大连机场“2060”大项目办公室推出了智慧防疫机器人解决方案。
“守望者”是机场准备用于航站楼巡视管理使用的机器人,疫情出现后,机场联络开发公司,对机器人进行了改造,加装了测温和人脸识别设备,可对人员进行测温检查,通过身份证识别来验证身份,并通过网络连接,在出现体温异常的人员后,实现急救部门的后台报警,温度精确测量误差在+-0.3℃,还可实现对发热人员的分流引导。
“守望者”身高约1.5米,体重150公斤。方正敦实的行走底座,挺直的身板,顶部还有一对黝黑的大眼。别看外形不大,实际蕴含高科技和大能量。底部的行走结构依据工业级机器人标准制造,能够实现行走时正负5厘米位置精度和正负2°的角度精度,并自动规避障碍物。机器人充满电不到4小时,能够在不同设定条件下连续工作8到10小时。两只萌萌的大眼睛是由红外热像仪和可见光摄像头组成的双光热像仪,为温度检测和人像识别提供高清晰度图像。
同时,在原来机器人的后部增加了消毒药筒,可进行喷洒。在内网环境下规划路线,定时定点在某一区域执行环境里的消杀任务。由于机器人喷出的药雾颗粒细小到5微米,对人员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可以自主避障,包括对障碍物的躲避,保证了对旅客的无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