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着“水稻之乡”的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虽不到水稻插秧季节,但记者看到,全街道3万多亩稻区里已是机械隆隆,一台台大型拖拉机在成片的稻田里顶浆旋耕整畦,不少稻农开着小拖拉机平地打畦,在进行育秧泡田后,为即将开始的水稻插秧进行准备。
水稻种植最大一件事就是水。城子坦街道每年插秧前,首先要解决水。记者在街道水利站站长韩树军陪同下,看到稻区内从碧流河、永利河、吊桥河、大小余粮河五条河流引下来的水,从北向南穿过稻田,翻板闸、拦水闸、拦河坝、橡胶坝,都已关闸截流蓄满了水。
站在碧流河大桥上,韩站长指着河中200米宽的蓄水翻板闸说,稻区五条河流从去年上冻前就开始关闸堵坝拦蓄水,到泡田插秧前可拦蓄800万立方米,其中,碧流河翻板闸蓄量达到400多万立方米,可解决近2万亩泡田插秧用水。
在街道西线稻区,靠近201国道旁的12亩水稻示范田里,记者看到这个街道农科站老站长、水稻专家刘丰家正带领四五名农科人员,指挥着一台中型链轨拖拉机旋地平畦,为育苗插秧做准备。如今,他们的示范田每年都会推广四五个好品种,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好的收益,产出的大米也畅销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