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就本市停车治理、停车场备案、交通拥阻、事故处理等问题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今年,交警部门把治堵缓堵工作提升到“一号工程”的高度,首次组建支队、大队两级治堵专班,综合采取盘活道路资源、精细交通组织、规范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调整车道布设和完善交通诱导等多样化举措和个性化套餐,积极引导各类交通流有序流动、均衡分布、高效运行。持续推进交通信号配时调优,区分高峰、平峰、夜间以及过渡时段,为每处信号灯提供14套个性化配时方案,配合交通规划,扩充绿波覆盖,最大限度提升道路通行效能。
三方面原因导致本市停车难
目前,全市停车难主要存在三方面因素:
第一,自2016年至今,每年平均增幅14万辆左右机动车,而全市备案停车场只有1477个、泊位32.68万个,供需矛盾正逐年加大。
第二,因停车泊位少,机动车占用人行步道停放问题突出。特别是由于老旧小区历史欠账较多,占用消防通道和周边道路停车现象普遍存在。
第三,停车资源不能共享,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不对外开放,工作时间以外车位闲置;非法私占车位、挪用改建配建车位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停车场设置不合理、已建车位只售不租、停车诱导不到位等造成部分停车资源大量闲置;医院等特殊场所停车收费标准过低,造成社会车辆倒灌,停车排队现象明显。
近期,交警部门重点针对辖区主次干道占用机动车道、不按车位停放等情况开展违停整治,对于占用机动车道且影响交通通行的,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拖移。对于占用消防车道的车辆一律予以处罚,必要时要采取强制拖移措施。
20条公交道设为3+多乘员车道
2019年11月底,新建成红凌路、凌水路、黄浦路等3条公交专用道,全市公交专用道总数64条,单向公交里程达到270公里,公交专用道网路基本形成。大连市每日公交客量260万人次以上,公交分担率达46%以上,近一半的市民是乘公交出行。
大连市公交专用道还是“应急车道”,在公交专用道启用时段,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可以使用。当遇到道路拥阻时特别是像红凌路这样西部连接高新区至沙河口区,路网不完善的,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格外需要一条生命保障通道。
对于自驾出行的车主,全市有包括红凌路在内的20条公交专用道,设置为3+多乘员合乘车道,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车内包括驾驶人3人或3人以上合乘车辆,就可以使用专用车道。
克服地形等限制提升通行率
大连单行道路规划是受大连地形地貌以及城市道路布局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城市东部是以广场为中心放射型道路为主、路幅窄,多支型不规则路口多,道路新建速度远跟不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所以客观上造成道路越来越堵。
配对设置单行路,减少对向交通干扰,简化路口信号相位,可以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是行之有效的交通调流措施。例如高尔基路与五四路单行路。
不仅如此,大连因为交通拥堵不仅配对设置单行路,对于区域交通拥阻,也实行区域单行路规划。例如大菜市周边,整个1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被铁路分割,内部蔬菜批发、建筑材料市场、小商品批发等多样业态,道路资源有限,停车和行车需求巨大,交警部门把双向道路改为单行,将内部几乎全部道路改为单向循环,形成3个大环单向循环,若干小单向循环,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岳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