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万恒
4月29日中午,大连甘井子区拉树房,身穿橙红色制服的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队员们正驾驶摩托艇在海上展开“拉网式搜索”。28日一早,一名41岁男子在这里下水“碰海”,随后再没上岸。据悉,这名男子27日才购齐了脚蹼潜水瓶等装备。不幸的消息是:29日下午,经过反复搜索,男子的遗体在水下礁石缝隙内被发现。
29日中午12时37分,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张永东接到家属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41岁男子在甘井子区拉树房海域失踪,亟待搜救。万众应急救援队立即出动23名队员,携带快艇、水下声呐和机器人等救援设备赶往现场。
“我们赶到后从家属处获悉,失踪男子41岁,并不是潜水‘老手’。”张永东介绍说,该男子是4月27日才购买了脚蹼、潜水瓶、呼吸器等潜水装备。28日一早,他从拉树房海边下水“碰海”。“我们分析,失踪者的潜水装备和技术可能都不过关,如此下水势必面对巨大的危险。”
随即搜救工作在面积广阔的海域展开。“最近海上风浪较小,我们迅速确定了失踪者遗体所在位置,在水下礁石缝隙中发现遗体,并打捞上岸。”据介绍,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天气转暖,海上风浪较少,下海潜水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潜水爱好者,也有寄望于下海捞到海产品的“碰海者”。多次参与水下救援工作的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张永东表示,从最近几次救援案例看,不少潜水者装备简陋,很多人是借用或者购买二手装备下海。不少人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潜水培训,一旦遇险难以自救。劣质潜水胶衣遇到冰冷的海水后,会变得发脆,一旦刮到礁石上,很容易就会划破、透寒,并且会让潜水员迅速陷入失温的危险境地。
“最危险的是一些‘孤胆英雄’。”张永东说,遇险的潜水者都没有遵循潜水作业的标准流程——两人结伴入水作业。“两人下水可以确保当一人发生意外后,另一人可现场进行保护和救援。”张永东说,“孤胆英雄”式的单人下水作业,一旦遇险,往往贻误救援时机,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