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我市银政企三方联动也在提速,形成了共渡难关、共赢发展的强大合力。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注入给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助力防控疫情和恢复生产,如春雨一般,润企无声。
聚焦企业需求 银政合作发力提速
3月14日,在我市召开的银行机构支持复工复产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的一番话令在场的各银行机构负责人动容:“当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期,也是经济运行的困难期。希望各银行机构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增效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聚焦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雪中送炭。我市各相关部门、各区市县、各银行业机构纷纷行动。
3月17日,市政协召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银企对接会,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西姆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银行机构签署贷款协议或意向。
为加快推进商务企业全面复工复业,3月30日,在市金融发展局和市商务局组织下,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分别对接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共150家。
大连市工商业联合会与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举行“扶持民营企业,助推大连经济”全面战略合作签约,4家民营企业分别与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大连蒂姆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现已完成授信审批,进入放款阶段。
金普新区管委会与农发行辽宁省分行近日签订合作备忘录,农发行将大力支持金普新区打造“防疫防护大健康全产业链”,优先支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项目。签约后,农发行省、市、区三级行与金普新区管委会紧紧抓住“落实”这一核心,迅速建立金普新区对接项目清单。
旅顺口区组织银政企对接会,40余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面对面沟通,中国银行大连旅顺支行与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现场就签署了保函业务相关合作协议。
服务企业 新举措新亮点可圈可点
我市相关部门和银行业在支持企业信贷需求和生产防疫物资等其他需求方面,推出许多可圈可点的新举措和新平台,服务更加全面、精准。
市金融发展局联合市医保局推出“医保贷”专属服务,缓解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周转压力。“医保贷”专属服务是指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经定点医药机构授权后,银行可通过查询其医保结算数据信息,充分利用线上申请、线上核定、线上授信的贷款模式,推动定点医药机构有序复工复产。
市金融发展局还联合东北财经大学EDP中心共同创新连续推出多场“助力复工复产公益直播课”,邀请不同领域知名专家以直播和录播的形式,围绕疫情下宏观经济发展、政策解读、现代企业治理等问题进行线上授课。业内人士点赞“这是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智力支持”。
疫情影响下,各企业和机构党费传统现金收缴方式带来一定风险。中国银行通过总行“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使难题得以有效解决。中国银行还在“复兴壹号”党建平台新增“快易报”功能,为企业提供每日健康信息登记、假期返程信息上报、后台数据统计下载、疫情动态查询等服务。
浦发银行依托科技金融推出的“浦惠到家”生活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出特别作用。浦发银行在平台推出“企业复工登记三件套”,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在线管理利器:一是员工复工信息登记服务,二是食堂餐饮预约服务,三是为在家办公的员工提供线上打卡登记服务。
信息服务平台 让银企对接更高效便捷
疫情发生以来,市金融发展局先后组织梳理三批1637家企业、19个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向银行机构通报;组织51家金融机构推出162款应对疫情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色产品服务清单向社会发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银行机构已为3092户小企业提供助力复工复产贷款71.23亿元,对1108户企业提供展期贷款、续贷及利息宽限政策,有效缓解企业复工复产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
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进一步强化“大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功能,破解防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该平台是由人民银行大连中支独立研发的“数据库+网络”模式信息采集服务公益平台,通过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和金融产品服务信息的对接,为银企之间搭建供需信息互通的桥梁。该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采集企业信息21840条,收纳辖内全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融资、结算、理财、咨询服务等金融产品信息,累计采集发布金融信息3491条。疫情发生以来,该平台增设“防疫通道”板块,增加了市金融发展局最新汇总提供的1500余条企业融资需求信息。
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该平台,金融机构获得查询企业信息5.2万余次,社会企业访问金融信息万余次,辖内银企之间实现累计对接融资61.25亿余元,为银企之间信息交互、促进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