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大潮的小说《路和路》正在大连日报连载。这部小说以大连为背景,里面有中山广场,劳动公园,中山路,白山路,长兴农贸市场,有碰海,有“上海”,有海蛎子,有桃花虾。许多情节唤醒老大连们那颗即使苍老却也温暖的心。之前,这部小说曾在《中国作家》上发表。
小说的作者名叫刘勇,曾是大连市的一名税务干部。小说记述了税务工作从开始到壮大,从计划经济末期到改革开放,涉及了“倒爷”现象,国企改制,企业上市,国地税分家,进入老年社会,临终关怀等等。也详细再现了税务干部的生存状态,工作场景。
据作者刘勇介绍,《路和路》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去年还在“作家”杂志上发表过中篇小说《一家子》。关于小说《路和路》,名字来自于木心的诗《我纷纷的情欲》中的句子,“平原远山,路和路”,看这首诗的时候,印象颇深,后来就借用了。
据介绍,《路和路》前后写了五年,经过了十几次的修改完成。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了十八万字,在大连日报上连载了近七万字,给大连出版社的单行本的稿子是三十万字。写这部小说,源于对税务工作熟悉,并考虑到反映机关事务的小说少,选材独特有一定吸引力。
刘勇说,这部小说时限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的大潮,可写的东西特别多,尤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崛起的开始,为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变革时期,文化空前繁荣,思维空前活跃,碰撞、燃烧、砥砺、激进。
小说的结构和《安娜》相似,一开场两个主人公相遇,“大学漏”、大高个的税务干部的男主角,和长相普通的社会娇子的正牌大学生的女主角的相亲,拉开序幕,从此“各人的路,各不同。”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人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大路、小路、旱路、水路,有康庄大道的通衢,有蜿蜒山路的艰辛。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其人生的结果也不同。小说让人思考,也让人感慨。
(作者:陆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