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一片平坦开阔地上,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和十多座连栋温室以及棚外的露天地里,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从3000多公里外的滨城大连移栽的大樱桃树。此时,2020年露地大樱桃已经成熟结果,当天是大樱桃生态园开园第一天,不少当地群众慕名而来,自采大樱桃每斤达到了80~100元。“今年是大樱桃在六盘水‘结果’的第二年,目前露地大樱桃亩产能达到1000斤,预计2年后亩产就可达到2000斤以上,品质也非常不错。”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世杰告诉记者。从“落别的大樱桃不结果”到“10万亩大樱桃产业规划”,两年来,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发的桥梁,在大连、六盘水两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这个过去“樱桃不结果”的贵州贫困山区,正在朝着“10万亩大樱桃产业”的目标迈进。
六枝特区原有1.8万亩的大樱桃基地,始建于2013年,覆盖大用、落别两个乡镇。建成以来,因品种不适、技术支撑不够,导致大樱桃花多果少、坐果率低、裂果率高、品相不好,大樱桃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因此落下了“落别的大樱桃不结果”的说法。不仅影响了当地脱贫攻坚的进程,也挫伤了当地群众和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
2018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先后派出3批专家赴六盘水进行调研,向六盘水市输出大连大樱桃的先进种植技术,投资建设大樱桃产业基地,对当地大樱桃产业进行引导和示范。
“说起来容易,但困难很大。六盘水当地的气候、温度、降水、日照、土质等各方面条件与大连差距很大。但我们一直相信通过选择适合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创造条件让大樱桃在六盘水茁壮成长。”大樱桃种植专家、大连市大樱桃协会会长、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宁景华说。
尽管在大连还有3000亩大樱桃基地需要管理,但宁景华现在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六盘水大樱桃扶贫攻坚项目上。“每逢大樱桃生产关键期,我都亲自去六盘水,一次行程下来——飞机、火车、汽车长达12个小时。2019年我至少有3个月在六盘水搞大樱桃。今年年前我刚从六盘水回来,3月份又去了一趟,送了10000株早金酥梨苗和10000株软枣猕猴桃苗,这批果苗将用于六枝特区18个乡(镇)的小康菜园建设。”为了这份责任,已经年过六旬的宁景华每天都通过手机实时观看园区视频,20多个摄像头让“距离不是问题,情况可以实时掌握”。
张桂荣和刘保东夫妇二人是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派驻长期六盘水大樱桃基地的专家。两年来,二人用辛勤的汗水和高超的种植技术,终于让大连大樱桃在六盘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随着2019年5月份张桂荣和刘保东管理的大樱桃喜获丰收,一棵树能达到“当地前所未见”的二三十斤,夫妇二人也成为当地的“明星”。
“大家都知道大用樱桃园里有两个大连来的,种樱桃特别厉害。排队来看大樱桃,让我给他们讲怎么种樱桃。我这心里啊是真高兴。刚开始来的时候,当地安排果农给我帮忙,顺带学技术。刚开始,我要给树剪枝,他们都不同意,说本来就不坐果,不是越剪越少了?”老刘笑着说。由于当地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大樱桃口感非常好,每斤最高卖到了80元。
“反正我是从来没看到过一棵树上结那么多樱桃,把樱桃桠桠(枝子)都压弯了。棚棚头(大棚里)全部都是人,有我们村的,也有隔壁村的,排起百八十人的队,都想来看哈(下)结很多果子的樱桃树长啥样子。”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农民杨朝凤到现在还是一脸“不敢相信”。
凭着一股“不出结果誓不罢休”的劲儿,宁景华带领大连大樱桃团队,用2年多时间,在当地建成了100亩大樱桃示范园区,打造出全新的大樱桃种植“六盘水模式”。目前,六盘水市和大连市大樱桃协会协作,在六枝特区大用镇共同建设了大樱桃研发示范中心,开展大樱桃苗木繁育、栽培示范,栽植大樱桃成树和繁育苗木5万多株。
同时,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派出相关专家多次赴六盘水,同时也通过线上指导的方式,对当地大樱桃产业提供技术支持。2019年,大连市和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在大连举办为期一周的大樱桃培训班,先后聘请辽宁果树研究所、大连农科院等樱桃专家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