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韩顺兆
本报讯 记者12日从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连自贸片区管委将联合金普海关,依托特殊监管区域及综保区优惠政策,在全国首创委内加工进口商品“合格保证+验证+质量追溯”监管新模式,助力辖区企业减负增效,开拓市场。
位于大连出口加工区的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2017年通过委内加工政策,成功打开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19年公司生产各类冰箱64万台,产值增长300%。按照现行监管模式,企业委内加工产品出区需要抽样检测,检测实验合格后,产品才能出区销售,检测成本高,测耗时长。而新的监管模式将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艳艳告诉记者,在实行合格保证一次性通关的新的检验模式下, 2020年根据委托加工业务的深化,公司预算节约的成本将超过100万,总体的通关时效性上,预算到2020年会为公司节省480个小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据估计,仅大连海尔冰箱有限公司及其4家下游配套企业就可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
将管理重点从海关抽检转移到企业承诺上,“合格保证+验证+质量追溯”监管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企业在接受ISO质量体系框架监督管理基础上,对其委内加工产品采取“合格保证”评定;在今后的海关查验中,海关人员审核单据并要求企业提供对应的型式试验报告,材料齐全直接放行,不再进行抽样检测;产品出区抽中查验时,海关人员将对产品强制性认证有效性进行验证,核查3C证书与标识。
另外,海关与企业共享产品序列信息数据库,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需按照风险等级启动召回程序。海关将敦促企业进行整改与不合格封闭,同时对之后生产的产品单元进行连续两个批次的抽样检验,抽检合格后,恢复“合格保证+验证”的合格评定方式。如再次检出质量问题,则恢复抽样检验方式。金普海关出口加工区A区监管科科长陈融冰告诉记者,金普海关之前为了支持复工复产提出了15条创新措施,这个创新是海关总署检验司批复的,也会在全区进行推广,现在辖区有委内加工企业11家,下一步在海尔政策成熟之后,也会在整个全辖区进行推广。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将联合海关,把这一监管新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行业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共度疫情难关。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洪光说,大连自贸片区最近在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贸易自由便利化自由化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创新。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还是要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把创新往更深更远的地方推进,尤其是推进一些系统性的,集成性的创新,要把自贸区建成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