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山广场北望大连。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刘蕴哲
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高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2018年出台了《大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对我市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做出明确规划。
两年来,大连市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和2019年两年大连市共收获619个蓝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达到84.8%,衡量空气质量的六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9年全市六条主要河流21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年优良比例为100%。
■合力攻坚 “抢”蓝天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连多点发力,全面实施“控煤、控车、控工业源、控尘、调结构”五大举措,先后拆除燃煤小锅炉1912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6.9万辆,完成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457项,减少裸露地面2.67万公顷。
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展散流体车辆运输扬尘、建筑工程施工扬尘、裸露地面扬尘、道路施工扬尘和矿山扬尘集中整治,“一厂一策”对180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深度整治,完成全市907个1000立方米以上油品及化学品储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评估,开展臭氧高发期错峰生产管控,进行老旧柴油货车尾气改造等,2019年收获302个蓝天,尤其是去年11月,市区空气质量首次实现采暖期100%达标。
■科学治污 护碧水
在碧水保卫战战场,大连市近年来真金白银投入,完成泉水河、春柳河、周水河、周水河北支线、大化明沟以及凌水河等6条河道的综合系统治理,不但有效消除了黑臭,周边的整体环境也大幅提升。出台《实施河(库)长制工作方案》,使全市所有流域面积10公里以上的300余条河流全部有了“大管家”。新建20座、提标改造13座污水处理厂,城镇日污水处理能力从2016年的124.3万吨增加到208.5万吨,提高67.7%,主城区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2019年,大连市对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库排放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开展河道垃圾、企业排污、畜禽养殖、涉河建筑物等重点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形成了巡查检查、问题督办和整改销号工作机制。2019年全市六条主要河流21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81%,达到国家、省市考核标准。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年优良比例为100%。
制定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按时完成了国家部署的各项节点任务,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我市渤海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37%。
■精准施策 守净土
在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方面,大连市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基本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实施污染地块污染治理修复,有效改善了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975个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长海县除外)全部纳入集中收运和处置,农村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全市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到100%,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达标率99%。
■持续发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连市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清洁”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村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2%。出台一系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方案,编制县域农村污水专项规划。
开展国考河流两侧及全市无配套设施规模养殖场的排查整改工作,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4%以上,瓦房店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试点县”项目建设。全市建成美丽示范村100个,圆满完成美丽示范村建设任务,并通过省政府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