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全国同步,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份额不减;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完成省下达计划目标。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底线思维,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各项准备。 动态完善“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各项措施, 突出抓好重点人群、 重点场所、 重点单位以及重点地区来连人员防控, 提升防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 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精准实施扩内需稳增长举措
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基建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推进列入党中央、 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四个文件的重大项目、100个 “重强抓”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消费提振计划,扩大信息、时尚等新兴消费,推动旅游、文体等升级消费,促进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狠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生命安全产业和氢能源利用, 做大做强集成电 路、 储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狠抓制造业转型, 统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 重大技术装备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 加快石化产业向精细 化工和高附加值工业品领域集聚发展, 全力争取西中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完善航运服务体系, 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打造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如期实现全市128个低收入村全部摘帽退出。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 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落细、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着力化解政府债务、高杠杆和养老金支付风险, 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按照 “巩固气、突破水、治理土”要求, 坚持不懈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做好环保督察整改, 让大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态更美好。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坚持以改革破路清障, 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以更大力度推 进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推进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园区改革,明确各园区发展定位、主导产业, 实现功能互补、 协同合作、错位发展。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 推行法定机构改革试点, 再造体制机制优势, 推动形成先导区示范引领、 主城区品质提升、县域经济加快壮大的协调发展格局。
全面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 “ 三创中心”建设迈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加快制定英歌石科学城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 为国家实验室申请及设立奠定基础。持续实施科技攻关行动, 突破一批 “卡脖子”技术、 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带动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大力培育瞪羚、种子独角兽企业,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0家。
统筹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以《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 为引领, 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 及各专项规划; 加快推进地铁4号线和5号线、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专业足球场建设等重点工程, 持续推进五好小区和停车场 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敬畏城市、善待城市,像绣花一样精细, 树立“ 全周期管理”理念, 以一流治理打造一流城市, 让城市 “颜值”更高、 “气质”更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快补上全面小康 “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努力使农村更美、 农业更强、 农民更富。 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 着力在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迈出新步伐、 实现新突破、 取得新成效。
强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打造中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 心和物流中心, 推进新机场项目, 实施 “拓航引货”, 做强多式联动, 打造东北亚国际枢纽港; 推进太平湾 “ 港产城创”一体化发展, 努力建设东北亚“新蛇口”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 区域性金融中心, 支持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建设, 争创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大力 深耕日韩市场, 申办中国—日本博览会, 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新日本工业团地。 推进中英 ( 大连) 先进制造产业园 建设。主动与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和交流合作, 强力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 切实担当起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龙头的重要使命。
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稳定就业总量, 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 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保就业,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 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 特困供养人员等各类救助标准。继续实施15项重点民生工程, 全力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使人民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