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动实体书店登陆食品外卖平台,外卖图书正在成为城中“新鲜事”。自今年3月起,北京已有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上海多家知名书店也在不同程度尝试外卖图书。然而,热热闹闹的一个多月“试水期”过后,外卖图书窘境逐渐显现:价格高、选择少,成交额更难以匹配它承受的巨大关注。
外卖小哥配送的除了餐食,眼下还多了精神食粮,在“万物皆可外卖”的当下,图书与外卖平台“相互拥抱”不过是顺势而为。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复工不久的实体书店尚未看到曙光。外卖图书的横空出世,更像是实体书店不得不做的自救策略。
其实,所谓外卖图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徒有噱头,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用户在外卖平台上购买的基本上都是诸如工具书、考研书籍之类的急用、刚需书籍,真算起来,外卖平台上的销售金额对书店可谓杯水车薪。
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靠“外卖图书”来维系,外卖图书也解决不了实体书店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实体书店从业者必定要作出自我改变。面对创新变革这一新形势下的老课题,实体书店需不断努力,深度连接阅读人群,探索社交媒体互动,拓展经营渠道,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打造文创产品,在危境中寻求机遇,挖掘文化行业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