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教室前测量体温。
上课戴口罩。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栾光煜
昨日,我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及小学高年级学生返校复课。进校测体温,不能握手,不能拥抱,但学生们远远地向老师问好、行礼,老师们频频招手致意,师生们的眼神、彼此的心已经拥抱在一起。入校、上课、午餐、放学……学校在各个环节都如何安排,记者进行了采访。
◆ 入校先测温
昨日7时以后,千山路小学学生陆续进入校园。学校门卫在校口门负责学生进校安全,检查学生口罩佩戴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校内进行第一次测温;学校领导组织学生在校内晨检缓冲区内按点站位,保持1米间距,有序候检。护岗教师在教学楼门口对入校学生进行第二次测温,班主任在教室门口对本班学生进行第三次测温。三次测温确保了所有入校学生体温低于37.3°,保障了晨检的有效性。
大连市第四十中学要求,乘坐公交车的同学将口罩投入专门的回收箱,更换新口罩后再测量体温入校。
◆ 开学第一课
回到久违的教室,见到亲切的同学和老师,学生们充满期待。昨日的第一课,多数学校没有讲文化课,而是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开学第一课。
昨日一早,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师生一同观看开学第一课《同学·好》。本片通过“冬去春来”“南山爷爷寄语”“归来吧,少年”“奔涌吧,后浪”四部分对学生进行开学教育,希望同学们做到抗疫、学习两不误,刻苦钻研,丰厚涵养,要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时代担当。
大连世纪中学为初一初二学生上了富有家国情怀的第一课。共同回顾国家、医务人员、社区以及普通老百姓在共抗疫情中的努力,培养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千山路小学的返校第一课也不是文化知识,而是《战“疫”榜样伴我行》校本课程,这是学校在甘井子区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和学校德育活动“广树美行进步小榜样”的基础上,结合疫情背景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
中南路小学将“感恩”和“奋进”作为复学第一课的主旋律,让学生学习校园防疫知识,了解“战”疫英雄背后的故事,懂得珍惜生命、学会关爱、勇于担当,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复学准备。
◆ 开学第一餐
昨天中午,中南路小学的学生们在认真洗过手后,拿出爸爸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温暖由味蕾传至心间。嘉汇中学的同学们用餐盘打好饭,在自己的座位上吃午饭,午餐有菜有肉,有米饭有火烧,还有橘子,每个桌子上都有防护隔板,数月后第一次在学校吃饭,孩子们吃得很香,秩序井然。
◆ 分批错峰放学
昨日下午放学时间段,风大雨急,各个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护送下,分批错时平安离校。按照规定,高一年级放学时间为17:20,高二年级放学时间为17:10,初一年级放学时间为16:50,初二年级放学时间为16:40,小学四年级放学时间为15:45,五、六年级放学时间为16:00。
学生离校后,老师们对校园进行彻底消毒,紧张了一天的心才算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