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徐婷
本报讯 “现在确实‘门好进’、‘脸好看’了,可是有时还是‘事难办’,一点小事都要上级批准,开会研究”。这是某企业负责人在和旅顺口区纪委工作人员交流时说的一句话。“到企业来办事,到饭点了还没办完,我能不能在企业食堂吃个工作餐,下午接着办?”这是某业务单位工作人员发出的疑问。
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当前公职人员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一些尴尬局面。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公职人员收受贿赂、违规办事及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情况大大减少。但有些公职人员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把握不好“度”,有的心存顾虑,瞻前顾后,与企业交往缩手缩脚;有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企业和企业家“敬而远之”,对企业的正当要求躲着走、绕道走,于是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又开始出现。
针对这些问题,旅顺口区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旨在厘清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界限,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指导意见以公职人员服务企业正负面清单为核心内容,对公职人员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了明确要求。比如,公职人员上门服务企业或开展调研,确因工作原因出现误餐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参照员工标准在企业食堂就餐,并向企业交纳相应标准伙食费。负面清单比如不准以推荐中介机构、低价产品、低价工程等任何理由说情打招呼,干预和插手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等。
一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正负面清单消除了困扰企业的一些难点、痛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少了,旅顺的投资创业环境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