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报报道公交司机救人事件后,引出一段奇妙缘分乘客给“陌生”女司机送了8年免费早餐)
一位乘客和一位公交司机,每隔一段时间见一次,每次几分钟,全程几无言语交流,这段持续了8年的“忘年交”,有着怎样的人生缘分?2013年,本报报道了612路公交司机杨艳救人的事件,牵出一段奇妙缘分。当年报道发出后,杨艳隔三岔五就会收到一位陌生老人送的早餐,老人不说话放下食物就走。原来,老人看过报道后,采取这种方式向杨艳表达敬意,而这一送就是8年。
(坚持送早餐是在表达对爱心司机的敬意。受访者供图)
陌生老人送了8年早餐
48岁的杨艳是大连公交集团四分公司612路的一位女驾驶员。6月5日,杨艳更新了朋友圈,讲述了一段奇妙的缘分。“谁说乘客不会成为公交驾驶员的朋友、知己、亲人的?这位阿姨,您会算我的班吗?又给我早餐,匆匆下车,您姓啥我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您给我送了多少次的早餐了。”文字下方是一张照片,拍下了用塑料袋包裹的面包。
杨艳每6天倒一个早班,她口中的老阿姨跟算准了似的,只要到她的早班一准儿会出现。老人在金三角车站上车,坐两站后在松江路车站下车。杨艳说,这种情况已持续了8年。老人上车后,也不说话,最多就是点点头。等到老人快下车时,把早餐放下就走。好多次,杨艳忍不住想问她到底是咋回事,可话还没出口,老人已经放下食物下车了。
本报报道牵出奇妙缘分
“这么久了,得问清楚原因!”6月5日清晨,老人再次给杨艳送早餐时,杨艳早有准备,把老人给留住了。这一问,才知晓了动机。老人叫吴素敏,今年已60多岁。事情的起因,与本报报道的公交司机救人事件有关。
2013年8月,杨艳驾驶公交车由榆水街往甘井子方向行驶。车到泡崖新村车站时,车上一位70多岁的老年乘客突发心脏病,命悬一线。杨艳征得车上乘客同意后,立即将车开到附近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泡崖分院。经过医生的急救,老人恢复了意识。下班后,杨艳惦记老人的病情,便利用休息时间,买水果到医院看望和慰问。
当时,本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吴素敏看到报道,对杨艳产生了一种敬意。此后没多久,吴素敏乘坐612路公交车出门时,发现驾驶公交车的司机,正是媒体报道的杨艳。此后,她通过观察,发现杨艳每6天就要倒一次早班,比较辛苦,便琢磨着用什么法子,向杨艳表达一份来自普通乘客的心意。
虽无言已成知心“忘年交”
吴素敏学过烘焙,会做面包和饼干。她考虑到公交早班司机起得太早,可能早饭也就是简单凑合一口,便等到杨艳早班时,给她送去早餐。“怕她不要,只能放下就走,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两个忘年交没有太多的交流。”
吴素敏说,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8年的时间已足够让两人成为知心的朋友,虽然没有过多语言上的交流,但这份千金情谊已在两人的心间流淌。这份情谊里,有尊重、有关心、有默契,纯真质朴又弥足珍贵。“试问人生路上,有多少这样奇妙的缘分?”杨艳说,这样的经历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在未来,她要跟吴素敏阿姨一起,把这份情谊保持下去;她也会继续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此回报乘客的关爱。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满文飞
“怕杨艳不要,只能放下就走,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两个忘年交没有太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