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智曼卿)自从去年7月进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第九批大连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从各自领域迅速、有效开展帮扶工作。大连援藏医疗专家在有限的条件下,积极尝试并带领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新技术”,应用、推广国内大部分地区已较为成熟、但援助地区尚未开展的医疗技术。大连援藏工作队领队、索县县委常务副书记孔翔宇表示:“藏汉融合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我们要解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急之所急,痛之所痛,让藏族同胞就医早日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轨。”
女性分娩之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疼痛之一,何况是在海拔四五千米、极度缺氧的高原地区。长期以来,索县的产妇都是在极度痛苦中诞生了自己的孩子。而且西藏地区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很多农牧民藏族女同胞往往因多次生育而反复承受巨大的生育痛苦。“无痛分娩”是一种应用特殊的麻醉药注射到产妇的腰椎里辅助分娩的技术,能够让产妇在无痛、较为舒适的情况下诞生自己的宝宝。由于没有成熟的麻醉医生,包括无痛分娩在内,很多手术在索县都无法开展,病患只能到几百公里外那曲市的大医院。
今年5月,第九批大连援藏工作队队员、大连市友谊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赵华国在索县人民医院开展了当地有史以来首例“无痛分娩”。产妇是一位40岁藏族高龄产妇,被家人送到医院时,大汗淋漓、痛苦不堪。让产妇没想到的是,在大连麻醉专家的精心操作下,她在毫无疼痛的情况下诞下第五个孩子,一名健康、漂亮的女孩。这位藏族产妇分娩后用藏语对赵华国医生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从“首例”至今仅一个月时间,大连援藏工作队的医生一共为35名当地产妇施行了“无痛分娩”,不少索县的孕妇都慕名而来。
还有一种“痛”在索县当地也很普遍,由于高原地区湿气重、昼夜温差大,很多藏族同胞腰腿痛。大连援藏工作队医疗组发现后,结合大连地区医疗实践及经验,于今年5月首次在索县地区应用“腰椎穿刺治疗腰腿疼痛”技术,通过打针3~5次的一个治疗周期,患者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这些治疗为大连援藏工作队在当地赢得良好口碑。大连援藏工作队在当地应用这些医疗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培养、指导当地医护人员,“授之以渔”,真正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当地“生根、发芽、结果”,长久惠及藏族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