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报报道引发国内外关注,留德大连人、德国华文媒体助力寻人 她在德国任教?母亲回忆失联原因)
新闻背景
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地村曹茜2000年到德国留学,父母东挪西凑地拿出首期费用7万元,可是,2003年曹茜便失去音讯,17年来一直未与父母联系。6月9日,本报《独生女儿留学德国17年杳无音信》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多位热心网友在本报官微上留言,为寻找曹茜出主意想办法,更有身在德国的辽宁同乡会的老乡帮助寻找曹茜的下落,德国当地华文报纸准备编辑转发本报刊发的稿件,一同寻找曹茜的下落。
(曹茜中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受访者供图)
6月9日下午,本报记者再次来到曹茜父母的家,老人得知热心读者和网友在全力帮其寻找女儿时,曹茜母亲泪流满面,拉住记者的手,向记者进一步透露了当年孩子与家里发生的一些隐情。
多 方 关 注
曹茜初中同学联系本报记者
曹茜当年初中同班同学、旅顺60中学的一位刘先生告诉记者,曹茜学习特别好,在班级里都是前三名,在学校里也是非常好的学生。刘先生说,曹茜性格比较清高,很少主动与同学联系,经常独来独往,不过老师们非常喜欢她。
刘先生称,自从考上辽师后,他再没有与曹茜联系过,对于她17年来没有与父母联系,刘先生感觉或许是曹茜遇到什么困境了,或者与父母有什么争执。刘先生表达:不管与父母有什么争执,也不应该不与父母联系。还有一位赵姓女子称自己是曹茜的初中同学,尽管初中毕业后一直没联系过她,但当时曹茜是班级上学习尖子生,同学们非常崇拜她。这位赵姓同学说,希望曹茜平安无事,早日与父母联系。
留德大连人已开始寻人行动
6月9日22时30分至23时许,本报记者半小时陆续接到3个来自德国的国际长途电话,3个电话都是在为寻找曹茜而打来。
“看到大连朋友发来的半岛晨报报道,关于留学生曹茜这么多年没有消息,我们要帮忙找一找。”电话那端,身在德国法兰克福的这位女士称自己是德国辽宁同乡会的一员,老家也是大连,在德国生活了20年,她可以发动在德国的同乡帮忙找一找。她告诉记者,大连人在德国的不多,不过,大家经常会联系。为了寻找曹茜,她将本报的相关报道推送到德国同乡群里,希望大家留意,并尝试联系大使馆,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我想帮家乡的媒体寻找曹茜,确定一下她今年多大了?”一位在德国生活了9年的小伙子说,他曾在大连第四中学就读,上中学时一直是本报的忠实读者,“我是读着半岛晨报考上大学的,我家住孙家沟,对半岛晨报有种特别亲近的情感。”他告诉记者,德国好多华人都在议论曹茜的事,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当记者告诉他曹茜是1979年出生,今年41岁时,他表示如果还在德国应该结婚生子了,也会知道当了父母不容易,更能体会到自己父母的心情。他表示,会在华人各种社群里发布寻人通告,尽自己所能为家乡人做点事。
德国华文媒体将刊发报道
“我是德国一家华文报纸的编辑,我们想在自己的报纸和微信平台上刊发寻找曹茜的文章。”得知曹茜失联的消息后,德国一家华文报纸的编辑找到记者,并表示她所在的媒体及其微信平台将本报的报道内容重新编辑制作,准备刊发。
据悉,当天该媒体从德国社群渠道中得知此事后,便决定加入到助力寻人中。这名编辑表示,该媒体在德国多个城市发行,曹茜留学的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多个城市均有发行点:“我们会一直跟踪这件事,直到水落石出。”
(看到报道,曹茜的母亲说:“这回我们有盼头了。”)
疑 点 探 寻
“消失的女儿”在德任教?
曹茜的初中同学马先生,目前仍旧在旅顺曹家地村生活,他致电记者时表示,“这么多年曹茜一直没与家里联系,两位老人非常可怜,10年前,他们班级几个同学每年都到老人家看看,每次去曹茜的父母都哭个不停。”马先生表示,这些年大家慢慢地不再去了,也都没有曹茜的消息。
据网友给本报官方微信留言称:“一位身在德国的知情人透露,曹茜博士毕业后,改名换姓在慕尼黑大学人文学院任终身教授,因为与家人当年矛盾太深,不想再与家人联系了。这位知情人自称是曹茜在汉堡大学时的同学,目前在德国工作。”
本报记者已经将此种说法转达给近日关注此事的留德热心人士,做进一步查证。一位热心人士表示:“如果这个情况属实,不管结果如何,这样一个消息对两位老人或许是个安慰,因为老人们至少知道自己的女儿只是失联,并不是他们预想的最坏结果。”
母亲:“难道是因为2003年那次通话?”
6月9日,记者带着报道刊发后的相关消息再次来到旅顺曹家地村,将这些线索转达给两位老人。
9日15时,曹茜母亲刘玉红坐在不到6平米的出租屋内,刚刚睡醒午觉,对记者再次到访非常热情,没等记者说话,她便主动拿出报纸,“我都看到了,真得感谢你了。我家里订了《半岛晨报》,早晨老伴看到时,还以为是别人家的事呢,看了一会才知道是写我们孩子。”曹茜父亲去樱桃园收拾果树去了,刘玉红拉着记者的手笑着说,“报纸发表了,大家都能帮我们找了,这回我们可有盼头了。”
记者告诉曹茜母亲,德国的热心人士称2015年见过曹茜,您女儿还在德国。“我女儿还在?什么时候见的?这个是真的?”老人连续发问,一番吃惊的表情,全然不是刚才亲切放松的状态。“5年前,2015年,她还在?”
记者进一步询问17年前曹茜最后一次和家里联系,到底发生了什么?老人脸色顿时迷茫起来,继而陷入沉思中。老人说,2003年初曹茜从家要了两次钱,加一起大概3.3万元,年底时又往家打了一次电话,就是在这次电话中父亲责骂了她,因为快10个月没和家人联系,曹茜父亲一接到电话便说:“我以为你死了呢,这么长时间不给家打电话。”难道是因为这个电话深深伤害了孩子,刘玉红有些疑惑。
刘玉红说,“只要孩子还在,她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好,如果谁见到她,拍张照片给我,看看她现在变成什么样了。”老人说自己和老伴都患癌症,也活不了多久了,只要孩子还在,确实还在德国,即便死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截至发稿时,又有两位身在德国的大连老乡联系上本报记者,表示会尽力提供线索,并且就现有线索进行核实。本报也会进一步关注寻人进展,解开谜团。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