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驾赶去接“黑单”闯红灯撞坏私家车 记者调查:代驾行业面临“三无”尴尬,亟待规范)
6月1日零时许,在中山区解放路青云街路口,市民侯先生驾驶刚买的雷克萨斯轿车正常左转时,一名赶去接“黑单”的代驾司机骑着电动车闯红灯疾驰而来。两车撞在了一起,代驾司机飞到机关盖上,翻滚几圈后摔到地上,所幸人无大碍。雷克萨斯轿车定损2万余元,车主维权9天,终于拿到了修车费用。同样在近日,一名代驾司机于中山区延安路驾驶客户的豪车时肇事,此人以下车查看车损为由,突然跑了……业内人士认为,代驾行业面临着“三无”的尴尬现状,亟待予以规范。
(大灯碎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事件事故 代驾司机闯红灯撞坏雷克萨斯
事情发生在6月1日零时许,地点位于中山区解放路青云街路口。现场视频显示,左转灯变绿,侯先生驾驶雷克萨斯轿车正常转弯。时值午夜,光线条件不比白天。突然间,解放路上闪过一个人影,侯先生压根来不及做任何反应。事故就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发生了。一名代驾司机骑着电动车闯了红灯,与侯先生驾驶的车辆撞了个结实。
(事故发生后,代驾司机缓了一下。)
视频显示,代驾司机飞到了机关盖上,翻滚几圈摔落在地。他是一名年轻小伙,缓了一阵儿才直起腰来。虽然摔得挺疼,所幸人无大碍。侯先生连忙下了车,并报了警。经检查,雷克萨斯轿车的右前大灯碎裂,机关盖、右前翼子板有凹陷划痕。经认定,代驾司机需要承担车损的赔偿费用。
黑单 代驾接活时并未登录代驾软件
(代驾司机翻滚到机关盖上。)
这辆雷克萨斯ES200轿车,是侯先生一个月前花近30万元购买的新车。经定损,车辆的维修费用为2万余元。侯先生向代驾司机提出赔偿的要求时,后者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但自己经济状况紧张,拿不出钱来给侯先生修车。没法子,侯先生只好找到代驾公司,希望能解决此事。代驾公司称,经过查询,从5月27日至事发时止,涉事代驾司机压根就没登录代驾平台软件,属于接“黑单”。“我们已经投了保险,只要是从官方代驾软件接的单,路上出现刮蹭等事故,都有保险赔偿。问题是,代驾司机出事时在干私活,跟公司没关系,所以只能由他个人承担。”代驾公司负责人说。一段聊天记录显示,代驾司机称,“我本身就干黑单走的,也不想给公司添麻烦……有时间咱俩见面唠唠,把车给你修好。”
维权 第9天拿到2万余元赔偿
不过,代驾公司出于维护客户利益的考量,积极展开了协调。经代驾公司、车主、司机不断协商,侯先生于6月6日收到了部分修车款,又于9日拿到了剩余款项,合计为2万多元。这两笔钱,是代驾司机东拼西凑借来的。其间,在某个代驾群里,曾有同行给他出主意,“不行你干脆就跑了吧!”代驾司机没有听他的“馊主意”,选择了正面面对。
由于侯先生被撞损的轿车刚买不到一个月,他希望代驾司机能承担一定的折损费用。目前,就这笔费用,双方仍在协商之中。侯先生说,每天驾车时,经常能遇到开着电动车飞奔接活的代驾司机,不按交通规则行驶是常有的事。一旦出了事,无论是刮到了人或车,受害方想索要赔偿都很麻烦。“正规的代驾公司还好一些,如果是‘黑代驾’,可咋办呢?人家一躲起来,事情何时解决就没谱了。”
调查
我的车被代驾撞了,如何索赔?
近日,在中山区延安路,发生了一起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名代驾司机驾驶客户的豪车 (疑为宝马大型SUV)时,不慎肇事。代驾司机借着下车查看车损的名义,突然就跑了,留下了在原地错愕的车主……这名跑掉的代驾司机,可能是一名未经企业注册的“黑代驾”。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本市代驾行业和保险行业的业内人士。某代驾公司负责人刘磊说,公司为代驾司机缴纳了保险费用,从每单里收取2.75元向保险公司投保。2.75元里,包括两项保险费:一是代驾责任险,如果代驾司机驾驶客户车辆途中发生交通意外,由此项保险负责理赔;二是人身意外伤害险,协议条款写明,若司机在接单途中发生意外,包括刮蹭了车辆和行人,也可予以理赔。“不过,如果司机并未登录平台软件,而是接‘黑单’,就没法予以赔付了。”上述业界人士称,从目前来看,有两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是,一是各代驾公司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投了一项保险,有的干脆没有投保,致使问题发生后,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二是“黑代驾”没有纳入到企业监管中,“接一单算一单,出事了就跑。”
由此可见,若是“保险齐全”的代驾司机,想要索赔并不难;若是“保险不全”,代驾司机和公司愿意承担责任,也能拿到赔偿;最为棘手的情形是,“接黑单”、“黑代驾”等情况,一旦出了事,受害方的利益无法保障。
“黑代驾”有利益链,里面有笔账?
本市一家代驾公司负责人称,“黑代驾”之所以能够生存,有着利益的土壤。不少代驾机构与餐饮从业人员都有合作关系。车主在饭店喝完酒后,让服务人员帮忙喊个代驾,这是常有的事情。代驾机构为了搞好关系,往往会给服务人员提成。“黑代驾”为了能拿到活,往往比正规机构给的提成更多。“打比方,一单6元的提成,黑代驾可能会给10元-15元不等,以此来提升竞争力。”
同时,个别“黑代驾”会用绕路、“计程多跳字”等方式,把多支出的部分给找补回来。在网店上,规模较大的代驾公司服装很容易买到,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是难以分辨,二是很多人缺乏安全消费意识。部分车主认为,只要能把自己安全送回家就行了,并不把正规与否看得很重要。而一旦真正出了事,在善后时往往陷入了各种困境。
建议
“三无”现象亟待规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代驾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行业的规则。行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有效贡献,一是填补了车主酒后带车回家的空白,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实际需求;二是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便利,正是因为有代驾司机的存在,酒后驾车的违法案件越来越少;三是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不过,代驾行业也面临着“三无”的尴尬。代驾行业一直缺乏行业标准和机构来规范,处于无主管单位、无行业规范、无准入门槛的状态,更多的是靠企业自律、从业人员自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从事代驾行业的队伍会愈加庞大。出于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等目的,应该明确主管部门,出台服务规范和标准,设定准入门槛。例如,从业人员在通过培训和考试后,颁发上岗证,成为正式的代驾司机;每年设定100分的考核分,因服务质量等问题造成扣分后,达到一定标准时,应停业参加学习;对于表现突出的代驾司机,应予以褒奖。同时,设立行业信用记录制度,将有不良记录人员排除在代驾群体之外。
此外,业内人士提醒,市民请代驾司机来驾驶车辆时,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来寻找代驾司机;对于在餐饮机构门口等活的代驾人员,要注意甄别其身份。 (应受访者请求,文中人物为化名)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满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