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
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6月11日至12日
大连市代表团赴沈阳市学习考察
并举行两市合作交流座谈会
交流发展经验,探讨务实合作
谋划共赢发展

座 谈 会
6月11日下午,两市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主持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有为分别介绍两市有关情况和下步合作安排,共同签署两市合作交流备忘录。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盛峰,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利国,市政协主席王启尧,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出席。
谭作钧在讲话中对沈阳市长期以来给予大连市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沈阳市振兴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
谭作钧说
深化两市合作交流
↓↓↓
要坚持思想先行,破除按部就班、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上拿出新举措、结出新硕果。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两市规划有机衔接,绘制好携手共进的蓝图。
坚持陆海联动,建立经贸交流大通道,构筑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坚持错位发展,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对接,补齐补强产业互通互联的链条。
坚持全面合作,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新格局,唱响互惠共赢的合唱。
我们将以本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起点,加强定期交流,推进深度融合,强化服务保障,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交流合作体系,加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开创两市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张雷在讲话中首先对大连市代表团来沈考察表示欢迎。
张雷说
深化两市合作交流
↓↓↓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工作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深化合作的高度自觉。
要认真学习大连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把沈阳各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要聚焦合作重点任务,坚持工程化、项目化实施,努力在共同打造物流通道、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搭建开放平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互惠互利机制、民间交往机制,推动两市合作交流常态化、制度化。
学 习 考 察
大连市代表团一行前往——
总 结 会 议

谭作钧指出
通过两天来的参观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既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直面差距、迎头赶上。
要准确认知,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谦虚谨慎的务实态度,认真学习吸收借鉴沈阳的先进实践经验,努力构建两市之间新型协调合作关系。
要深刻自醒,敢于正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坚决摒弃自以为是、自满自足的心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要大胆求索,不等不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真正做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要发奋努力,拿出勇于改革、担当作为的勇气,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冲劲,不甘落后、敢于超越的雄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韧劲,推动大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陈绍旺强调
要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培树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坚决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守成思想、机械僵化封闭保守的官本位思想,既要看到差距、找到短板,也要明确优势、坚定信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开拓进取,迎难而上,迅速行动,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要学习借鉴沈阳成功发展经验,以龙头带动形成产业聚集,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以腾笼换鸟焕发城市活力,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以客户为中心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集聚发展动能。
要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坚决打赢项目推进攻坚战。
要加大工作督查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肖盛峰指出
通过学习考察看到沈阳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初见端倪、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学习借鉴沈阳经验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必须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必须抓住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重要机遇,不失时机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立足各地区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规划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必须持续推进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和效果。
王启尧强调
要认真学习借鉴沈阳经验,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深化改革,找准差距,坚定不移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
要紧紧依托各地区要素优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永勃、市商务局局长丛克、甘井子区委书记方铁林、中山区区长赵云峰分别围绕推进大项目建设,发展“夜经济”和扩大市场供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推进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等汇报了学习考察体会。
市领导卢林、熊博力、李鹏宇、骆东升、曾波、尹卫军、温雪琼、靳国卫,沈阳市领导高伟、李松林、宋诚、李强、范宏利、王广生,两市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相关活动。
摄影:老将黄忠
破除“羁绊” 敢试敢闯
深化思想解放 带动行动突围
——对照沈阳找差距系列评论(一)
6月11日至12日,大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沈阳学习考察。这是我市近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考察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市级四大班子和有关市直机关、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考察学习沈阳的先进发展经验,进一步认清我市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带动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推动关键之年大连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是一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沈连交流合作之行。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根据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从“五大安全”战略高度,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大局出发,搞好战略支撑,加强政策统筹,“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这次赴沈学习考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务实举措,通过深入学习交流,在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上精准对接、靶向发力,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中真正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当好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中流砥柱。
这是一次学习先进,推进思想再解放之行。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思想解放的过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近几年,沈阳在营商环境、大项目建设和实际利用外资等诸多方面呈现振兴发展强劲势头,最重要的原因是打开了思想的天窗、突破了观念的藩篱,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解穴通脉”。
摄影:王华
考察过程中,让大连干部深受触动的是,沈阳各级干部思想活、观念新、有激情,带动经济发展活力强、势头猛,各项工作起点高、魄力大。这也促使我们反思,思想解放永无止境、观念更新没有尽头,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必须继续用好解放思想这把“钥匙”。大连的干部要放下身段、摆正心态,深入学习沈阳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摒弃一切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打破一切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击碎一切“本本”的思想禁锢和“框框”的行为束缚,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新天地。
学习沈阳经验,需要解决三个认知问题——胸怀认知、差距认知、竞合认知。大连是海滨城市,大海是大连人的第一任“老师”。大海的气魄和胸怀,不仅塑造了城市精神,也影响着大连人做事的格局。大连的干部应当具备海一样的胸怀,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要开明、开放、敢想、敢试,以这种格局去谋划和推动工作。然而,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缺少胸怀、眼光狭隘,欠缺对差距的正确认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尤其是一些身处重要岗位的干部,经常摆不正心态,“看不见”差距。不仅在关键时刻拖了城市发展的后腿,也会带坏队伍、带歪风气。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南方的经验能在沈阳落地,在大连更应该先落地。大连不是没有这个条件,更主要的原因取决于干部想不想干事、有没有成事的决心。在这一点上,大连的干部必须向沈阳的干部学习,学习他们敢闯敢试、思变思进的创业锐气,敢想敢干、不等不靠。我们还要看到,大连与沈阳之间是竞合关系。两市的竞争与合作是良性的,互相促进、共谋发展,强强联合、双核共兴,有助于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相融合、相对接,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摄影:王华
解决了认知问题,才能实现“自醒”,从自我感觉良好的井底走出来,自加压力、迎头赶上。当前,沈连两市都面临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都面临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迫切任务,此时更应强化“共同体”意识,特别是大连的干部,要对照沈阳找差距,把好的经验做法学到手,以视使命如生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不一般的作风,使出不一样的干劲,实打实地干,硬碰硬地抓,确保在关键之年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