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建400平科普展厅引8万人次前来参观)
谈“核”色变,这是多数人的心理。坐落于我市长兴岛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否安全?对周围环境有没有影响?……相信走进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当你对核电站有了了解以后,自然会将这份悬着的担心释放了下来。
(红沿河核电站)
持续多年向社会公众开放
红沿河核电面向社会开放是关系项目发展、化解“邻避”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红沿河核电始终遵循“安邻、友邻、暖邻”的工作理念,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践行绿色新发展理念、中国核安全观,持续开展公众沟通和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
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8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配置了财务等足够的资源,为这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通过公司公关领导小组、周边关系一对一联系点、地企党建共建、校企共建等机制的有效运作,丰富了工作内涵,增强了社会认知。
建设400平方米科普展厅
自项目建设之初,红沿河核电就在现场建设了400平方米的专门展厅,设有核电厂房和机组设备模型、科普知识展板以及视频设备等。同时开放模拟机教室、观景平台等地,让参观者对核安全理念以及核安全管理特色、成果建立全面深刻的体验。这些设施开放过程中,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讲解,回应公众关切。同时针对参观者学历、背景、职业、关注点的不同,编制了多套讲解词和回应口径。
上述设施每年接待公众参观超过8000人次,累计参观人数超过8万人次。近年来,红沿河核电站被评为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核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电力行业公众开放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被列为大连市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为方便大连市民参观,红沿河核电于2018年5月在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设立了红沿河核电展区,近两年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5万人。
(设施开放过程中,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讲解。)
开设全国第一门核电课
2013年,红沿河核电在瓦房店市各初级中学开设了全国第一门核电科普课,累计上课学生人数超过4万人,被中国科协、国家核安全局等部门联合在全国推广。与大连市委党校、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等多所高校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先后获得有关部门及多所高校颁发的“教育基地”称号。
与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协作,在“6·5世界环境日”、“8·7公众开放体验日”等节日组织社会公众参观,凸显品牌活动成效。与大连市沙河口中小学生科技中心合作,开设核电专门课程,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参加学习。在大连理工大学开设的核电基础课程已实施5年,增进大学生们对核安全的理解。
推出“云科普”网上课程
今年3月,面对疫情,红沿河核电推出“云科普”网上课程,将科普工作由线下转至线上。核电科普内容被录制成短视频,并通过公司官方微信向瓦房店市各初级中学及社会公众传播,丰富核电科普内容和方式的同时,使核电科普工作在疫情期间保持了良好的节奏。今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红沿河核电会同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共同开展了国家安全日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果。
■相关链接
红沿河核电成立于2006年8月,它是国家重大工程,东北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4台机组已全面建成投产发电,二期工程2台机组正在建设。红沿河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超过1200亿度。2019年,红沿河核电站上网电量相当于我市全社会用电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