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针难求的HPV只是疫苗问题的缩影 中国人真的是太不爱打疫苗了)
张文宏医生说,这支疫苗要早点打——
“你家里如果有姑娘的话,在她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先把HPV疫苗给打了。”
HPV疫苗早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网红”。作为少数能针对癌症病因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之一,受到热捧是应该的。
很长时间里,HPV病毒引发的宫颈癌是名副其实的女性杀手。著名港星梅艳芳由此不幸离世的遗憾,让许多人心痛不已。千万生命得以拯救,HPV疫苗的意义确实难以估量。
和人们的热情一起涌现的,还有数不清的问题。打几价的疫苗好?去哪儿打?过了26岁还要不要打?
在这个还未成熟的疫苗市场上,一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本来彻头彻尾的好事,就会染上层出不穷的风险。
断货、代购、造假,所有网红会遭遇的一条龙待遇,它都有了。假疫苗屡禁不止,中介走私乱象丛生。热闹得让人差点忘了,这可是对生命产生影响的一剂疫苗啊。
如今,“网红”疫苗有了国产版。5月18日,全国首针国产二价HPV疫苗(馨可宁)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种,一名10岁的武汉女孩成为首位接种者。
二价馨可宁上市后,更低的价格,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让还在社区服务中心排队等待接种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国产九价甚至国产十四价的疫苗也已经在来的路上。
然而,中国人还是太不喜欢打疫苗了。没有HPV疫苗的光环,但同样重要的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依然被人们忽视。
HPV疫苗,值得这样的热情
不少人最初听说HPV疫苗,居然是因为它成了朋友圈晒图的风向标。“刚去美国打完最后一针”,九价HPV疫苗的包装盒配上飞机舷窗的背景,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图片是集赞的标配。
出境接种HPV疫苗的选择并不少见。这个能让疫苗的冷门话题成为一届网红的HPV疫苗,到底是什么?
在不少人眼中这是个新名词,但HPV病毒(也称人乳头瘤病毒)其实十分常见。目前分离出的病毒亚型已有130多种,其中不乏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癌症的高危病毒,包括著名的宫颈癌。
对女性而言,宫颈癌一直是一种威胁。2018年宫颈癌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世卫组织的统计显示,全球宫颈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将近57万人,死亡病例约31.1万。其中,我国每年有10.6万新发宫颈癌病例,且有4.8万例死亡。
即便不致病,HPV也相当普遍。80%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HPV,只是绝大多数会因为免疫力在1-2年间自行消除病毒。不过仍有10%的女性长期反复地感染着HPV。但感染HPV并不代表得了癌症,只有3.2%的感染女性在致癌因素的影响下演化成宫颈癌,这个过程可长至20年。
然而宫颈癌狡猾的地方在于,在早期它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多数情况下,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这就让疫苗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HPV二价、四价、九价疫苗有什么不同?
当你终于开始为HPV疫苗心动,马上又被二价、四价、九价的说法绕晕了。其实这是指疫苗能针对几种型别的病毒。
例如,国内已批准上市的二价疫苗,针对的是高危的16和18型,它在中国大陆的适用人群是9-45岁的女性。就是这两种型别的病毒,导致了70%的宫颈癌、60%的肛门癌、60%的阴道肿瘤和40%的外阴癌。
一旦接种二价疫苗,对宫颈癌的防范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英国在2008年开始为12-13岁的女孩免费接种二价疫苗。计划实施后,英格兰地区16-21岁女性中感染16和18型HPV的感染率即减少86%。
四价疫苗增加了低风险但也容易致病的6型和11型,它在中国大陆适用于20-45岁的女性。九价疫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另外五种高风险的病毒型别,适用于16-26岁的女性。
国内打九价HPV疫苗,暂时有一定的年龄限制。
有观点认为,进口二价疫苗的保护时间最长,产生的抗体高,且能对几种其他型别的病毒产生交叉保护作用,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但能防御最多种型别的九价疫苗还是最多人的首选。正是因为一针难求的九价,让HPV的生意以及灰色生意,备受关注。
一针难求的九价,和它背后的生意
红墙蓝瓦,椰林鸟语。海南一处幽静秀丽的地方,是网友@王曦Anna和她的孕妇朋友约定来打九价HPV疫苗的国际医疗旅行区。然而这趟与度假无异的行程,却成为了她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开端。随着网络上爆出海南博鳌银丰康养国际医院 (下称银丰医院)假九价疫苗的事件,尚未成熟的HPV疫苗普及,被迎头浇下一盆冷水。
据海南省卫健委的通报,这家拥有VIP接待室和专业注射室的银丰医院,非法给38人接种了HPV疫苗。假疫苗为国内HPV疫苗接种泼下一盆冷水。这样恶性的投机,正是看准了九价HPV“一针难求”的现状。
疫苗是真的约不到。
2018年4月,HPV九价疫苗进入了中国内地市场。这种疫苗的生产商只有一家,就是美国企业默沙东。在这之前,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二价疫苗和同为默沙东生产的四价疫苗,也垄断着国内市场。垄断企业产能的限制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让约不上针的局面很难改变。
小婷为了打九价疫苗,去年来回跑了三次香港。“本来2018年是想在深圳预约的,但每次平台开放都刷不出预约界面。”小婷参与的深圳九价HPV疫苗首日线上预约,访问量达到近360万次。3个月后,线上预约就改成了摇号的模式。即便是摇号,95111位有效申请者,1305个中签名额,也让中签率低至1.37%。
在北京,九价疫苗面世的第2个月就完全被一扫而空。医生和接种者都只能苦苦等待补货。杭州、武汉、成都、南京的情况也大同小异:线上预约平台永远拥堵。
虽然预约的过程并不复杂,但能打上针绝对是百里挑一的运气。2018年,内地九价HPV全年签发量是121.6万支左右,而适龄人群已达1.2亿。能够接种到疫苗的人数最多只有1%,加上16-26岁的年龄限制,让不少HPV疫苗先行者看向了境外接种的机会。
但出境注射或来往香港毕竟繁琐,所以非法走私、国内无名工厂生产的未知药水都活跃了起来。这就有了@王曦Anna在海南银丰医院以每人9000元,两倍于香港九价疫苗的价钱打到假疫苗的情况。
虽然九价HPV疫苗门庭若市,但对于更多开始关注这种疫苗的人们来说,动辄几千的价格还是高了。因此329元/针的国产二价HPV疫苗“馨可宁”必然广受期待。
中国人对疫苗的认识还是缺失的
国人对于打HPV疫苗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当然是好事,却也只是一个特例。
总的来说,我们对疫苗的认识还是缺失的。“打疫苗是小孩子的专利。成年人身强体壮的,靠自身免疫力足够了”,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腾讯健康和葛兰素史克的全国免疫力认知调研就显示,认同“疫苗越早接种,越早获益”的人只有30%,不知道带状疱疹、肺炎、流感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人数,却占到63%、53%和37%。《生命时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八成不到的受访者知道成年人也要接种疫苗,只有20%左右表示会自己主动打疫苗,超过30%的人表示自己近几年来没有打过任何疫苗。
实际上,被我们如此忽视的疫苗,曾为传染病的灭绝做出过决定性的贡献。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可这样的伟绩也仍没有让疫苗的好处深入人心。有些人,可能至今为止从来没有打过一针疫苗。
大陆正式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是1978年,在此之前出生的人们,或许躲过了诸多传染病的侵袭,健康至今。但因为体内并没有产生抗体,仍是暴露在疾病的风险中。
即使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对于保护时间有限的疫苗来说,免疫效果,是会逐渐减弱的。
“抗体又是弱阳性了”,网友@heluxue12就发生了乙肝抗体变弱的经历。2008年她接受了乙肝疫苗,5年后的2013年,她的抗体检测显示阴性,但在2018年体检时抗体开始变弱了。
要知道,据中国疾控中心的估算,我国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000万,占全球携带者总数的1/3。身处“乙肝大国”,我们对于乙肝疫苗的认知缺失,令人忧心。
在所有的疫苗中,中国人最不愿意打的应该就是流感疫苗了。“不就是感冒吗,打什么疫苗,没这么矫情”,这样的表述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待流感的态度。但实际上,普通感冒和流感绝对不是一码事。引起上呼吸道症状的普通感冒一周左右就会自愈,但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症状不仅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还可能带来肺部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的估算,2010-2015年,中国大陆平均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
更无奈的是,这样的后果并非无法避免,办法甚至很简单,就是打疫苗。然而中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非常低。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15年,国内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仅为2%左右,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数字是60%-70%。
这几年,国人不把流感当回事的心态竟然更甚。从2016年到2018年,国内流感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可是流感疫苗的签批数量却持续走低。
打疫苗绝不是一件赶时髦的事。HPV疫苗的红火有它特殊的市场背景和网络效应。这种突如其来的热度恰恰说明了,长久以来我们对疫苗的忽视。虽然这是一句太落俗的老生常谈,但还是不怕再说一遍:打疫苗,真的是在挽救生命。 本版图文综合《新周刊》、腾讯新闻报道